返回书页

实事闲说

关灯
护眼
宜春生活散记(1)(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要赶快搞清楚,否则错开了,互相都找不到人。去咨询车站工作人员。说高铁从长沙到南昌方向都在地面出站口出站,从南昌到长沙方向都在地下出站口出站,而所有的普通列车都在地下出站口出站。咨询清楚后,回了一句:一个小地方,还搞两个出站口,搞得人无所适从。这工作人员很不服气了,你说宜春是小地方,你知道一天有多少人进出吗?有时一趟车来了,上千人出站,而一趟接着一趟,一个出站口怎么够了呢?他很认真地说,看不出有半点开玩笑的成分。我说,我到的地方也不多,起码南昌,长沙,广州,深圳等城市在一个站内都只有一个出站口。他马上接嘴说,南昌算什么,一个车站广场都没有宜春的大,看到都不舒服。我没有再和他多理论。估计他是因为把他工作的宜春站看小了,有瞧不起的意思,所以才大动肝火。我赶紧说我也是YC市人,只不过不是YC市区人,并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只好这样赶紧离去。而这工作人员还在愤愤不平唠叨着,至于是什么,没有去听,一是没必要,二是用地道的宜春话,谁去琢磨呢?

这狂妄,夜郎自大式的心理,如果是一个两个人有,或者只要管好自己,不要影响或支配别人的人才有,是无所谓的,那只不过一个笑谈,如果这种心理成了一种共识那就麻烦了,天天只觉得天只有一口井大,那谈何进步。

你看一个外国人都没有的小区,都以国际命名,什么香槟国际,只是城区人买卖装修材料的地方也来一个国际商贸城,就是润达国际这样的装饰材料都冠以国际的名称,这是不是就说明宜春就走向国际了呢?未必,这里离口岸远着呢。这里的人口结构生产经营能够省际交流就不错了,有时候县际交流都不可能,从地图得知,宜春城区与YC市所管辖的县市是没有辐射性的,这里几乎只是一个行政中心,别的实在很难说。可在另一方面,根本就不考虑外地人来的感受,就说这公交站台和站牌。我只走过几条线路,但有站台和站牌明确的几乎不到一半,有的有站台,但被垃圾桶摩托杂什占领,要人无可措手脚,车来了,只能跑到马路中间去乘坐。有的只有一个用铁皮做的公交牌,竖一根铁杆,很多地方还歪七八老躲在树丛中,如果一个外地人,没有导航,想找到它,问一两个人估计还找不到,就是找到了,也难以辨识。如果有几路车到这里过,就做几块牌子,各说各的,字体规格都不一样,甚至方向都不一样,就说百树学校站,26车的站牌就正好相反,标示的方向与行进的方向正好相反,还好早前在这里坐过车,也与人说起过,别人只能淡然一笑。这次上车后,与司机说,司机还说我不会看公交牌。更有不知多少的招呼站,除下这三个字,什么都没有,熟人没得说,外地来的人怎么知道这里上下车合不合适。反正要你哭笑不得,有导航也要你东张西望其地标性建筑等。像这样的,与国际有什么关系呢?与县际接轨都难。

我觉得先要有县际省际的视野,既不能狂妄自大,也不能坐井观天,先要认识自己,做好自己,这样才有本事去融合他人。否则只能长期处在省内一个尴尬的位置。

宜春生活散记·蝴蝶桥

易中生

蝴蝶桥这个名字两天前从出租车司机口中才得知,但实际在提心吊胆中在这前面步行通过了几次。这座桥在宜春城区袁水下游,在天御南湾与大塘社区之间,估计通车时间没有十年。

这座桥从上下桥与它的间隔来看,几乎是不可或缺,上游估计有近两公里才有宜阳大桥,下游也与这等距的浦塘路上一座只能过小车和过行人的老桥。从距离来说,应该是非有不可了。两岸都是新城区,靠南面重要的就是火车站,人流就不说了。北面也有一个比较大的社区,大塘社区。在这里有YC市人民医院,从招牌看后面还加上小一些的“北院”两字,据知情人士说,本来这里就是总院,不管是占地面积还是医疗设备,原中山路头上的YC市人民医院都无法比的。而在这两岸之间的这样一座重要的桥实在不知道怎么说它。

两头分开岔道,进出分明,可能就是因为这形状叫蝴蝶桥。但来回只能过一辆车,这如果有车在桥上不走了,只好干瞪眼。还有一个特别的,没有人行道,人要在这上面通行,要不就在车行道上行走,这危险和担心就不用说了,要不一个手搭在护栏上,紧贴着护栏,走一步,停一步。好不容易走到桥中途,有观景平台,在这里上可以看波澜不惊的宽阔河面,时不时有人拖着塑料球在其中游泳,也有人在岸边垂钓。而下游是汹涌的波涛直冲而去,发出雷鸣般的响声,但在进出岔道口往下看,原来这里筑了一道拦河坝,上游的水到了这里缓缓流动,激荡着这钢筋水泥做的隔断,似在摇晃,下游也从这里开始水通过泄洪孔喷射而去,气势还不一般。问知情者,说这拦河坝一不是为了灌溉,二不是为了发电,只是为了上游城区看水面舒服一些。这也没有什么错,赏心悦目谁不希望呢?我进一步推导,修这桥是不是临时主意,修拦河坝要打基础,何不在这基础上再修一座桥,这样一举两得,可是这本来没有打算修桥,基础也并不特牢实,就只能修成这样只能过车,而且只能是两车道不能过人的桥。

如果是这样,也说明管理者很会过日子,只是计划不到位,也没有从长远考虑。所以在这上下游附近修一座像样的桥估计不会等很长的时间,这桥管事的被管的都要过。何况这附近还有几个像样的小区呢。

宜春生活散记·袁州及其他

易中生

东汉时候河南汝阳县人袁京(69-142)在蜀郡为太守,离官后隐居到当时宜春县城北山之麓的五里山,后葬于此,他是继东汉大隐士严子陵之后,第二位最具影响的山中高士。故将五里山改命名为袁山,后宜春改设郡,于是命名为袁州。

与此相关的袁河,又叫袁水,是一条自西向东的赣江支流,发源于萍乡的芦溪武功山,有多个源头,在芦溪又叫芦水,进入袁州后就叫袁河,也叫袁水。按南江北河的称呼习惯,这河应该叫袁水或袁江,因在袁州段地势比较平缓,两岸丛林密布,这一段又称秀江,有的说从新田河(稠江)与袁河汇合处至分宜一段,水澄深碧,莹澈如练,故此段有秀江或秀水之美称。但在一般情况下,只是说在宜春城中的一段由于风景秀丽,称为秀江。出袁州后,到分宜,被称作清源江,而到新余后又称作渝水。最后在樟树注入赣江。

袁山袁水皆因袁京而得名,而袁州更与袁京相关,隋开皇十一年(591年),于宜春县置袁州郡。此后宜春袁州名称互用,县郡州府常递相交叉设置,而大多时候袁州是宜春的上一级行政单位。但也很多文人总忘不了宜春这一美名,就是元和十五年(820年)担任袁州刺史的韩愈,称自己治下不说袁州而说宜春: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

按称谓来说,先有宜春(前201),后有袁州(591年)。汉高祖六年(前201),宜春之名源于城西美泉,以其“夏冷冬暖,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

宜春生活散记·秀江

易中生

尽管在这次准备在宜春城区住下了之前,多次到过宜春,但对宜春城区不甚熟悉,一是都是来办事,来去匆匆,二是这些年不管是哪一层级的城市,都在更新换代的发展。所以这次到宜春,还先招呼同学,并说,我对现在的宜春几乎是两眼黑,希望能为我做向导。

在我早前的印象中只有宜春中学,宜春师专,秀江桥以及接下来的汽车站和中山路还熟悉,这都在一路上,几乎每次到宜春也就是走这些地方。还有印象的就是化成岩,秀江边上的市政府以及青龙商厦,其他的就完全茫然了。

最近这些年也到过几次宜春,比如鼓楼一带的小巷消失了,没有找到石板路的感觉,汽车站搬迁了,记得在一个离桥头不远的大路旁,火车站出站后就看到有出租车在小广场上吆喝着接客。当然也有口袋里百来两百元在这吆喝中不知所踪的经历,但都是支离破碎的。那怎样将这整个城区的总体印象勾勒出来呢?

我想到了秀江。秀江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穿城而过。大小江河都是人生存之本,也是计量着这里能否发展成大城市的根本,尽管现在很多大城市似乎与水关联不大,比如BJ,但为什么天天为水担心呢?现在是和平年代,一旦有个万一,有人截断水流,不战而败几乎可以就这样定下来。而秀江也是现在宜春城区发展的纽带,要把握了解城区全境莫过于在秀江边上走走。

先到环城西路,站在桥上,右为碧桂园,左为恒大绿洲,身后几乎没有看到像样的建筑,打开地图,发现有建筑的地方是党校,这真是一个僻静读书的地方,出了多少官才不清楚。沿着秀江在北岸行走,江中小岛流水潺潺,树荫婆娑,林间小鸟鸣叫追逐,似到仙境一般。上岸沿江东下,有的地方因自来水取水不能沿江通行,只好弃岸上路,问之识事者,这一带原是锦绣山庄,现在都为恒大所有了,这锦绣山庄早前听说过,说是头头脑脑开会的地方,里面温馨备至只有进去的人才知道,就是知道了也没有必要与我等细说,所以我们也只有朦胧的幻境。

左为化成岩,右为秀江水,知道这里已经离秀江桥不远了。也就是早前的中心城区。江对岸的中山路一带应该是城区最古老的建筑,而江这边原市政府后面应该上世纪八十到九十年代开发。就是这市政府也应该是九十年代的产品。这可以从建筑格局和新旧程度看出来。当然在这一带两岸都修整得很齐整。凉亭卫生间休闲设施随意使用。这一带确实变化不大,但给人温馨,给人定位。

秀江从这以下水流不急,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尽管看不到鱼翔浅底,但水中水草在流动的水下面因水流而晃动着,本来这江水有一定的坡度,但在城区部分有几座水泥横档,提高了水位,所以不能看到裸露的沙石,也不能看到垂柳的露根。给人悦目,给人幽情。

到卢洲大桥以下,秀江就九曲十八弯了,就是金悦湾天御南湾帝泊湾这样一些小区也不忘加上这样一个湾字来体现这地理特色。站在这多胜楼上,火车站似乎有一段距离,而你往下游走,会发现它就在秀江边上,这并不是铁路改道了,而是这秀江就自然弯到了这铁路边,过了北环城路桥,秀江直往西北,新市政府后沿卢洲北路直行,秀江就在眼前,至于这在架的桥命名成什么不清楚,如果命名为卢洲二桥也未尝不可,因在一条江上,在一条路上。而这路几乎没有拐弯,神奇就在这里。

当然,现在这秀江两岸看到的是建筑,看到的是景观,确实不见当年的秀丽自然风景,但经过这些年人工整治,则成了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宜春生活散记·简说宜春

易中生

宜春是一个地级市,现管辖六县三市一区,面积.4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00万左右。市政府驻袁州区。

解放几十年来,这个地级市名称和管辖范围发生多次变化。

1949年6月15日,JX省人民政府南昌分区成立,辖南昌、丰城、新建、高安、清江、新淦、进贤(8月从贵溪分区划入)、奉新、安义、靖安(9月从九江分区划入)10县。7月10日,JX省人民政府袁州分区成立,辖宜春、萍乡、分宜、新喻、万载、上高、宜丰、铜鼓8县。

1951年,分别改称南昌专区、袁州专区。

1952年9月12日,袁州专区并入南昌区,专员公署设于NC市环湖路,新淦划入吉安区,领17县。

1958年9月,南昌、新建县入NC市,同年12月20日南昌专员公署改设于宜春县城。

1959年1月,更名宜春专员公署,领15县。后进贤、萍乡、新余、分宜、安义等县相继划出。

1978年7月,改设宜春地区行政公署,属省派出机构。

1979年划宜春县城区设YC市。

1985年并宜春县入YC市。

1988年撤丰城县设丰城市,撤清江县设樟树市。

1993年撤高安县设高安市。至此,宜春地区共辖4市6县。

2000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宜春地区,改设YC市,改原县级YC市为袁州区。

2013年,宜春辖1个区,6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政府驻袁州区。

这几十年来,名称经历袁州分区,南昌专区,袁州专区,宜春地区,YC市。管辖地也发生多次调整。在1958年以前,后来的地级市NC市,PX市,XY市都在宜春管辖范围之内。后来南昌于1958年9月划出,萍乡于1970年3月划出,新余于1983年7月划出。因这些管辖地的划出,特别是萍乡新余的划出,使得驻地宜春县(袁州区)在YC市的范围内显得偏寓一角。

宜春城区的优势我认为主要是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交通,这里有沪昆高铁、浙赣铁路横卧东西,有沪昆高速公路横跨境内,320国道横贯全区。当然还有2013年6月竣工的明月山机场,能通达国内多个城市。二是这里气候比较适宜,四季分明,凭感觉比省城好过些,虽然纬度差不多,但这里主要是丘陵和山区,昼夜温差比较大。就在这烈日炎炎的时候,早上不管在户外还是在室内都能感觉到凉意。三是这毕竟是一古城,西汉(前201年)开始置宜春县,隋朝(581年)置袁州,很多名人雅士都在这里停驻,韩愈、朱熹都赋诗于宜春。卢肇易重等在唐代不易考中的状元都榜上有名。四是古老的景区近年来焕发出吸引力,温汤镇的温泉经久不衰,引来外地豪富们竞相在这里置业,使得房价高过城区,甚至高过省城。明月山瀑布悬栈道很值得一览。

毕竟是一个地级市所在地,公共建设当然要比县级大方。就是这秀江两岸的景观很多县市就难以企及。

真希望宜春越来越好,更好地成为一个宜居城市。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