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做旧师

关灯
护眼
第1122章 这屎不白拉(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那就按顺序,一件一件来吧!”

唐老师戴上他的老花镜,又重新解释了一下拍卖的规则。

我早上开来的时候,感觉这家伙是真啰嗦。

不过,现在看来,这家伙是演的。

说实话,人家演的是真好,将一位小地方的老藏友的形象都演活了。

若今天我没发现这古董本身有问题,那我定然是不会发现这唐老师实际上是个冒牌货。

现在我再看这唐老师,虽然穿着打扮很文雅,很有藏友的味道。

但是,皮肤黑了点。

腿脚看着也挺壮实的。

而且你仔细看,他的手掌上有很多微微发黄的老茧。

这说明这家伙本身是个干体力活的,或者至少曾经干过不少体力活。

所以,极有可能这人就是个土夫子。

不过,如今的土夫子竟然转行搞起了文戏了,这倒是挺新鲜的。

其实,宣城这一带的土夫子势力原本属于花家的范围,但是花国伟被我送去西北不知那所精神病院了。

所以整个金陵周边数个省市的土夫子也都各自为战了。

如此想来,其实也不新鲜,时代在变,土夫子当然也要变。

都是为了利益更大化,也无可厚非。

唐老师重新讲了一遍拍卖的规则,无非就是按顺序一件件拍。

拍完一件就直接交货送到买家手上,但是钱不需要立即付,这样太麻烦。

而是等到全部拍完了,再结算一次性付款。

付款全部都付给拉纤的刘中磊,包含拉欠费一起支付。

完了,刘中磊再扣除卖方的拉欠费,将剩余款项给到卖家这边。

唐老师讲完,见大家没意见就招呼堂屋里的人搬一把椅子出来,顺便带着将1号拍品给拿了出来。

椅子就放在堂屋的门口,拍品直接放椅子上。

拍卖就开始了。

这第一件拍品其实还是经过精心挑选的,用来暖场的。

这件东西不是土货,而是正儿八经的古董,而且还是开门到代的。

跟其他填充货要么是仿品,要么是没什么价值的古董比,这件几乎是唯一一件有那么一些价值的东西。

这是件文房,是块明早期的歙砚。

砚呈椭圆形,开堂较浅。

上端深挖为墨池,砚膛、墨池造型随意,不落俗套。

墨堂因岁月的痕迹留下许多坑洼,因歙石较易横纹开裂,背面风化的不是很严重,应为刷漆保护所为。

砚石取材设施,色偏青绿。

此砚几乎不饰纹路,雕工简朴,看上去不太值钱。

但是真正懂文房,尤其是懂砚台的就明白,此砚属于大巧至拙,大工至简的东西。

虽简洁却满含了古朴在里面。

此砚市场估价大概在三十万左右。

估计有很多人会不屑,说才三十万,不就是不太值钱么!

前面说过,古董的大多数都是在几万几十万的,上百万已经是少数了。

再者,文房类的古董值钱的就更少了。

一方砚台能价值三十万已经算高价了!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