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相亲认错人,被最强兵王宠上天

关灯
护眼
第1章 打不过,就加入(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1988年3月1号,江城。

苏觉晓看着墙上的明星挂历,在心底默默地又划掉了一天。

一周了,她想尽一切办法,都没有找到回去的方法。

苏觉晓作为一个现代社畜,为了赶在年底前完成老板制定的离谱、不合常规、违背人性、异想天开的销售业绩,曾经号称“千杯不醉”的她倒在了酒桌上。

和往常一样,她以为自己睡一觉就能好。

没想到,竟莫名其妙穿越回了,比自己出生日期还早三年的1988年。

那个曾经的八十年代,只存在于长辈们的口中。

她爷爷说:“八十年代,人淳朴,不像现在,总是勾心斗角的。”

她奶奶说:“我们那时候,吃什么东西都放心,哪有什么假的,吃的东西都没防腐剂,没添加剂。”

她爸说:“八十年代,小年轻有活力,有盼头,谁像你们天天说躺平躺平的。”

她妈说:“我们那时候人的头发真多。”

除了最后一条,苏觉晓觉得其他三人说的,太绝对了。

人们不是常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现在苏觉晓别说发言权了,她能把话筒抢过来说上三天三夜。

她魂穿到了和自己同名同姓的人身上,正在真实地感受着八十年代。

原主苏觉晓出生在江城郊区的小河村。

说是村子,但因为江城响应国家政策,吸引外资过来建了个地毯厂。

江城郊区农村地少人多,种地只能勉强糊口,进厂打工才是终极目标。

外资工厂的工资高,一个月不算奖金五六百块钱。

要知道,当时国营纺织厂的工人,一个月工资才60块左右。

附近几个村的村民都争着去厂里打工。

不过这工作也不是人人都能去上的,工厂只要年轻人,岁数大点的只能干瞪眼。

最近地毯厂又放出了招工信息,村里人开始活跃起来,符合招工要求的大姑娘、小伙子排着队去面试。

看着那么高的工资,谁都眼馋,队伍里还夹着几个四十来岁的大婶子,也想去碰碰运气。

原主今年正好二十,上到高二学不进去,退学后一直在家呆着。

要说别人家,不是让二十岁的大姑娘去打工,就是早早说门亲嫁人。

但原主家条件不算差,父母做点小生意,每天去市里卖水果。

一个哥哥结了婚出去单过,还有一个姐姐就在地毯厂上班。

家里养着她也不算什么。

不知怎么,那天她姐苏小玲实在看不下去天天闲在家里的原主,生拉硬拽,非要原主去参加招工面试。

“晓晓,你天天在家闷着,会生病的。再说,二姐能害你吗?最近厂里又涨工资了,说是年底还能发金戒指。”

招工那天,原主顶着一张平等恨全世界的臭脸,排在队伍的中间。

跟在原主后面的,正好是同村一个叫王翠姑的婶子。

老王家和老苏家以前因为占地,结过梁子,在村里见面也不说话。

今天王翠姑看见平时懒得不行的原主也来了,从兜里掏出一把瓜子,边嗑边阴阳怪气:

“呦,这不是老苏家三闺女吗?

我可一直听说,老苏家三闺女觉得自己长得漂亮,就想嫁给高干子弟,看不上咱们村里的小伙子。

怎么,今天这是看清了自己没那命,要进厂上班了?”

苏家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漂亮,特别是原主,完美继承了父母所有的优点,那双桃花眼,不严肃的时候好像会笑。

村里不少小伙子都把她当成暗恋对象,一些胆子大的还托媒人去提了亲。

当然,这些提亲都遭到了原主的拒绝,那些没说成亲的男方家里觉得被驳了面子。

其中有些心眼小的,在村里散播原主的各种谣言,这也造成原主在村里的人缘越来越差。

原主本来脾气就臭,一点也忍不了,回呛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书首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