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刀尖上的大唐

关灯
护眼
第11章 北巡与西征(三)(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老屠子道:“明说自然是不能明说。那他把位置让出来,他干嘛去?玩呐?这话你也能信。就算他李老三真心让贤,辅军、教练军、威武军那些杀才肯么?推也得推他上去。”

瞧郑守义把握十足,张书记也觉着似乎有些道理,不大确定地说:“只是,李公不是说要做周公么。”

“什么周公王公。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哼,我看你这《三国志》也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那曹孟德也说过要做周公呢,这一节还是你给我念地。”郑守义道:“张公,你给我说说,这阵子怎样放出点风声探探。

这事儿我没弄过,可不好办砸了。”

张泽眼珠子一转,心中盘算,这事儿哪哪都透着蹊跷。要放风,李枢密有的是人帮他办,还用找这个夯货?可是,可恨方才他不在现场,这老黑又说不明白。张书记思索片刻,忽道:“有了。”

老屠子急问:“速讲!”

张泽却又细细品咂了两回,方道:“我闻哀帝有个子嗣就在幽州,不如将此事放出风去。

李家是宗室,再来个哀帝之子,又使人说国不可无君,帝位不可久悬。

这一招投石问路、引蛇出洞,定有人会跳出来。不论是说立哀帝之子,亦或者立辽王,又或者其他什么,这不就都清楚了么。”

“妙,妙!”郑守义赞了两声,却又蹙眉道,“不成不成。”

张泽疑惑:“怎么不成?”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上上之策了。既然弄不清李枢密的意思,那就把水搅浑。反正梁朝且得乱一阵子,正好看看幽州都有哪些牛鬼蛇神。

“李大威望甚高。李洵那小崽子就是没有威信,也没几个人认得他,这才好办。如此一闹,说着说着,弄不好却给这小子扬名了。

这城里全是军眷,那愚夫愚妇懂个球,别传着传着,给那小子成了势。爷爷还活不活了。”郑守义非常清楚,这次换帅,他其实就是站了李老三的队,那李洵那小子若翻了身,能有他的好才见鬼。

张泽本来想把李洵推前面,看看镇里都有哪些人与他亲近,但老郑这个顾虑也有道理,别弄不好玩砸了。便改口说:“明公所虑亦有理。这便要有所引导。嗯,李家是宗室,李枢密也是宗室么,可以望这上引嘛。

枢密使多年劳苦,结了多少善缘,怕什么。

何况辽王不在城里,怎么说还不在主公反掌之间。”

郑守义感觉这样倒是不错,抚掌笑曰:“就这么干!张公,此事便交给你了,小安那里还有些人手可用,有甚不足,只管寻我来。”

张泽道:“嗯。我在想,是否可以鼓动给枢密使请封。”

“封什么?”

“唐王。”

看郑守义有点迟钝,张泽为他解说。“高祖曾为唐王,后来便以唐为国号。先主封爵是辽王,难道国号要用‘辽’么?枢密使一向说要复兴大唐,不如先封为唐王,后面也是可进可退。

哪怕先弄个唐公呢。”

“这些我也不懂,交给你,你做主吧。”郑守义两手一推,决定不管了。

这些弯弯绕他可不懂,为什么封爵是辽,就要以辽为国号。他倒是知道梁军那边称呼这边是辽军。没错,尽管他们一向是自称唐军,朱梁那边却是以“辽军”“辽贼”称之,原因好像就是李头的这个爵位。

干爹那不就是晋王领晋军么。

说妥了这事,郑守义看看小屠子,问道:“这些日子,忠勇都可带稳了?”

小屠子说:“差不多了。”

“什么叫差不多?”

看郑大帅眉毛竖起,小屠子忙道:“稳了。”多一个字也不敢吐。

“真稳了?”

小屠子说:“外舅调走了一些老弟兄,陪他在麟州公干,队正以上全带走了。三叔将我那队人马都给了我,俺也有些弟兄带过来。这些弟兄安排安排,又从忠武都老人里提拔了一批,还算稳便。

只是有些缺员。

忠勇都原额二千,现有一千四百多,缺额我拟回了朔州再募。”

小屠子的事儿郑守义没有太过问,既然决定了,他就不想再问,甚至都不想看。看就觉着难受。今天与李老三的谈话,郑守义重新打开了思路。如果将来自己是要入朝在中央,那么,队伍交给儿子就是最好的安排。

这么一想,郑大帅气也顺了,也想关心一下。

此时听说队正以上全带走,郑守义心曰卢八对这个女婿真是掏心掏肺啊。本来他是有点心结,现在嘛格局打开,根本不计较了。

至少此时此刻不计较了。

郑守义斥道:“哼,还等什么?便在幽州募,显忠坊那么些好儿郎还不够你挑。募得人手,亲自带着练,不许偷懒。怎么,还等着爷爷给你喂到嘴里。”

小屠子也不敢分辩。“好嘞。明日就办。”

郑守义又瞥一眼边上偷听偷看的次子,招招手让他过来,道:“爷爷也奔五十了。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以后,军中之事你两个多用心。

四哥儿,你准备一下,去你三叔那里好好历练几年,将来接你三叔。他也不小我几岁,都蹦跶不了几年了。

可有一点你记住喽,毅勇军,将来定是交在二哥儿手里,你不要闹。

这事业越做越大,亏不了你,晓得了?”

次子郑方闻言,恭恭敬敬给爷娘跪地磕了头,又向大哥磕了头。

小屠子抢步过来,拉了弟弟的手拽起,在旁呵呵傻乐。

郑守义看这哥俩兄友弟恭,十分满意,忍不住多教育两句:“家和万事兴,兄弟一心,其利断金。这都是至理名言。当初若非李匡筹这蠢货胡闹,刘窟头能上来么?弄到最后全家死绝,他老婆刚生完娃就给独……晋王抓去喂奶了。

河中王重荣,也是一方豪强,后引诸子相争,现在他王家还有活口么。

有心眼,到外面去用,别在家里用,晓得啦?”

母大虫也在旁帮腔,道:“咱家从前一辈辈下来,虽无大富大贵,也都家中和睦。老祖宗兄弟五个,当年跟着安大帅造反,只救活了家祖一人回来,那都是用命治下地这个家。

祖祖辈辈传下来不容易。

如今你阿爷拼死拼活挣下这份家业,说是富贵了,可不能犯糊涂。二哥儿,你阿爷这话你该明白了,将来这副担子是要交给你地,要心里有数,莫让人心散了。四哥儿,你需好好帮衬着二哥儿,不许胡闹,不许拆台。

记得了?”

哥俩齐齐跪倒,向父母保证,定要兄弟齐心。

张泽捋须颔首,心说,这老屠子也有几分手段,见缝插针就把家里的事情办了。又想,李老三到底这是什么意思呢?真的要做周公么?还是要做曹操?

别人不知道,饱读诗书的张书记可是知道周公不好当啊。

周公辅政,制礼作乐,安定社稷七年之后还政成王。而成王溢疑之,已有弑叔之心,周公因而奔楚。

史书上说,后来成王搜查周公府邸,抄出了一份祷书,上书因成王染恙,周公自请代受疾病,因而感动,召回了周公。说得挺好,果真如此么?究竟是感动,还是怕周公借楚国的力量造反?

周公回京后,到底是成王良心发现?还是因为不敢对周公下手?

谁说得清。

上千年前的事情难说,近的有啊。霍光辅政,扶前汉之将倾,汉宣帝也是一代明君,那又怎样?还不是在霍光死后,族灭霍家。

诸葛亮辅政,后主就真甘心么?

李老三多聪明个人,能看不到这背后的事故?

张书记又将李老三的种种举措串联起来。

周公能安然无恙,那是因为在中央有势力,在地方也有实力。鲁国,可就是周公的封国,还是第一等的大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