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天命水浒

关灯
护眼
第三百六十七章:十字北征(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尼古拉耶夫,一座位于第聂伯河流入黑海的河口小渔村。

现在却是华夏的一处造船厂。

根据先进技术不得外流的限制条款,最先进型号的蒸汽船不得建造。

但其他型号的帆船并没有限制,因为现在地中海的海上霸主威尼斯和热那亚已经开始崛起,他们的造船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地中海中来回跑,载重量在两千石以下。

而且威尼斯和热那亚对自己的商船技术控制的非常严格,不但造船技术不得外流,战船和商船也严格登记不得随意出售给其他城邦。

华夏完全可以效仿这种模式,做好技术保密的同时,打造一支黑海舰队和黑海商队。

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

华夏控制区的黑海海岸线有2600多里,如果不能取得海上控制权,那么敌人的舰队随时可以在这2600多里的任意海岸线上登陆进行破坏、劫掠。

历史上数次的克里木战争也已经证明,丢失黑海制海权,就等于输掉了出海口和克里木,无论陆地上取得再大的战果,也抚不平这种海岸线丢失带来的连续失血。

1855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就是在黑海舰队覆灭后输掉了克里木战争,原本如日中天的一代雄主实在受不了这个打击吞枪自尽。

所以,黑海舰队不但要打造,还要快。

大量从中原抽调过来的造船工匠坐着火车抵达尼古拉耶夫这个小渔村,在二十多万奴工的劳动下,很快开始了基础设施建设,

一圈围绕海港的高大城墙拔地而起,一座座工棚和职工宿舍建设完成,一条条纵横的街道规划铺设,一个个道路切割好的地块上建起原木囤储区、木材车间、烘干窑、风帆厂房、缆绳工坊,还有靠近第聂伯河的干船坞。

乌克兰平原和莫斯口丘陵人烟稀少,有大量未开发的丛林,里面有数不尽的优质木材,刀耕火种时烧掉,不如砍伐用来做船只。

因为华夏拥有干燥窑技术,原本砍伐的树木需要阴干放置数年才能用来造船,现在三个月就能完成切割与烘干,从而实现船只快速建造。

这个造船厂因为靠近克里木岛,距离北庭都护府有两千多里,管理不便,便暂时划归到宋江这个克里木总督麾下管理。

童威前来担任黑海舰队主将。

除了军事安全考虑,也有商业考量。汉商不能总是把货物运到克里木岛卖给威尼斯人,这样很容易被他们卡住脖子,压低价格!

华夏商队不远万里把商品运过来,不只是为了赚取这十倍利润的,我们想要二十倍!

就像十五年前开放东部沿海港口,大量海商出海,一路远下南洋,把波斯、大食商人一路逐回中冬半岛一般。既然有了这个通向地中海的出海口,汉商也要自己组建船队,亲自前往地中海沿岸各城,销售商品,熟悉商路,探听各国情报。

如果威尼斯人正当竞争还则罢了,如果敢动武力劫掠的歪心思,那就该黑海舰队出场的时候了。

在优先完成黑海造船厂的建造后,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的造船厂计划也提上日程。

北庭都护府的造船厂地点在北方靠近瑞典的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一个名为兔子岛的小岛上建立了城堡,并利用这里优良的深港条件,在陆地上建立了一座东方城,作为抵御北方维京人南下的防线,同时也开始打造波罗的海舰队和商队。

童猛前来担任波罗的海舰队主将。

波罗的海商业贸易主要对象是维京三傻、汉萨同盟、不列颠、法兰西等国。

一旦这条商路打通,就可以直接将昂贵的商品卖给上述国家,赚取更多利润。

同样,随着贸易进行,华夏龙金币也将流遍世界,这华夏影响力不就来了么?

格局豁然开朗。

与此同时

安西都护府都的造船厂则是在伏尔加河上安西城边建设。

安西都护府的船只都以千石风帆商船和明轮船为主,主要是在伏尔加河与里海这个内陆湖中跑动。

里海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巨型海迹湖,里海拥有和海洋一样或相似的生态系统,比如海豹和鲨鱼。

里海地区的渔业资源非常丰富,围绕里海,有许多渔村和港口。安西都护府的疆域把整个里海包括其中,建造造船厂,发展里海航运,便可以将东欧草原、波斯、中亚草原紧密联系起来,不必再翻山越岭,穿越沙漠,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让整个安西都护府成为一体。

当年东欧草原上的商业城邦保加尔人、可萨汗国,就是通过里海航线与波斯进行贸易。一度成为重要的航路,直到十一世纪初这两个国家被罗斯公国消灭。

如果条件允许,晁盖还可以参考后世的做法,在伏尔加河与顿河之间开凿一个五十公里的运河,这样里海船只同样可以通过运河抵达亚速海、黑海、地中海和其他大洋。

运河贯通后,里海的海平面会大大升高,然后再打通与咸海之间的通道,同样可以提升咸海的水量,恢复人口增多带来的生态破坏。虽然依然还是咸水,但有水就会有水蒸汽,可以为干旱的中亚带去更多的降水。

这是个长期工程,得十年以上进行规划。

在华夏治理建设东欧时,教皇英诺森二世也在积极的拉拢盟友,号召进行十字军北征。

之所以拖了这么长时间,一是欧洲各国分散,交通不便,联络盟友,召集封臣,达成一致,囤积粮草,没有半年以上时间准备不好。

另外一个原因,便是教皇英诺森二世的一个政敌,伪教皇彼得罗的阻挠。

彼得罗出生于罗马最强大的贵族之一的皮埃罗尼家族,该家族为犹大血统,虽然被排斥,但是非常善于投资和做生意,与历任教皇颇有渊源。

他们通过教皇良九世定居罗马城,并从犹大教改信圣主教。

还在乌尔班二世贫困时给予资助,并在对方飞黄腾达后让后代进入教廷。

彼得罗作为家中次子,从26岁便一路升迁成为了红衣主教,具备了选举成为教皇的资格,并两次参选。但因为他犹大血统的缘故,两次都没选上。

然后他就改变策略,发挥他们经商和放高利贷的才能,很快就通过商业交易和货币交易,成功让其他盘踞在罗马的大贵族欠上了他们家族的债务。

终于,又一位教皇病故了,彼得罗准备第三次参选。

结果几位核心的红衣主教们私下商议,觉得犹大人出卖圣主,不配成为教皇,更何况还是从犹大教改信圣主的异端,决不能让他成为教皇!于是他们私下里推举出了英诺森二世担任教皇。

然后他们就见识到了什么叫“有钱能使鬼推磨”,他们的这个密谋很快就被内鬼举报,引起了其他红衣主教们的愤怒,罗马城权贵、百姓、西西里国王都叱责他们几个破坏规矩,于是几人就被逐出了罗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