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关灯
护眼
第350章 四个女人一台戏(4k)(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困扰朱棣许久的军粮问题,被杨宪轻松解决了。

接下来要做的,无非就是将压缩饼干的制作工艺流程规范化,然后召集员工进行培训,投入食品加工厂进行批量生产。

压缩饼干做出来以后,不仅仅只是用于朱棣此次西征。

杨宪写了一封折子给朱标,将压缩饼干和各类食品罐头确定为今后大明军队的标配军粮。这样一来,不仅仅只是武器,军粮储备方面,大明也将碾压这个时期全世界其他各国。

因此单靠蒙古封地的那几个食品加工厂,产能是远远不够的。

正好顺应此次发展振兴大明中西部的形势,明记准备直接投资在西部建设十家食品加工厂。

朝廷方面提供廉价的地皮场地,明记投钱,建厂生产。

同时与朝廷签下了未来五十年的军粮供应合同,互利互惠。

朱棣那边同样如此,蒙古那几家食品加工厂本就是明记与封地王庭合资的,朱棣一下子拿不出钱完全没有问题,明记先行全额垫资就行。

问题得到解决后,朱棣心满意足回封地去了。

为了来年开春的西征,身为三军统帅,朱棣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准备。

岁月如梭。

转眼间,洪武十一年也来到了末尾。

大明工业改革正式拉开帷幕,而在这种时候,往往会出现许多原本从未出现过的问题。

朱标不可能老往扬州跑,于是干脆就直接将杨宪喊到了京城。

如今扬州反正有李进在,杨宪在不在,并不会影响其运作。事实上,自从李进调任扬州同知后,杨宪就开始做甩手掌柜了。

学儒的,并不一定会成为腐儒。

比如一百多年后的张居正,比如现在的李进。

李进精通儒学、算学,于射御之道也有些精通,君子六艺皆识,在这年代可以说是标准的儒家君子。

待人接物、应对进退得体,同样讨厌腐儒,喜欢实干但又不离大道的人。

往往这样的人,其内心真正所求都大。

想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尤其是李进在经过当年凤阳府税收改革一事后,虽然吃够了苦头,可也是让他真正看到了大明的弊端所在,让他能够真正认真思考明朝,思考前面的道路。

再加上新学的重塑。

在杨宪眼中,李进算是一个已经长成的人。

欠缺的,无非是一些时间的沉淀罢了。

如今他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因此将扬州交到他手中,杨宪是放心的。

刚入冬的时候,杨宪就带着王月悯去了京城。

挂了这么久虚职的军机大臣,终于来上班了。

至于朝堂那边,杨宪能不去,就尽量不去,毕竟杨宪如今主职还是扬州知府,并非京官。

最主要是一大早起床,对杨宪来说太折腾了。

这个冬天,来京城,杨宪纯粹是将其当成是休假的心态来的,无事一身轻。

王月悯跟着一起来,除了去见许久不见的马皇后外,更多的还是为了完成造小人的任务。

因此王月悯干脆将明记的工作也暂时先丢到了一边。

这一日,杨宪和王月悯夫妇一同进宫。

杨宪去东宫见朱标,王月悯则是去坤宁宫见马皇后。

王月悯来到坤宁宫时,没想到除了他之外,还来了一个客人,郡主徐妙云。

二人相互见礼,打了一声招呼,然后分座坐定。

二女都是热络地和马皇后聊着天。

不过落在站在一旁的女官玉儿眼里,却觉得有些不对劲,不由眨了眨眼睛。

因为玉儿看来,总觉得眼前的场景,说不出的别扭,明明无论是徐妙云,抑或是王月悯,双方都十分客气,也没有冷场,相互之间也有交流沟通。

可来自女人的第六感,还是嗅到了一丝不寻常。

客气,没错。

玉儿眼睛一亮,正是因为她们二人之间太客气了,这才会让现场的氛围这么诡异。

玉儿能够感受出来。

身为当事人的王月悯、徐妙云她们自然也能知道。

这种感觉很微妙。

为了打破这个僵局,王月悯开口忽然开口笑道:“相公设计了一个玩物,让我带进宫,给皇后娘娘专门解闷用的。现在刚好郡主也在,咱们要不拿出来试一试。”

听到是杨宪亲自设计的,徐妙云眼里闪过亮光,不过隐藏得很好。

徐妙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

对于马皇后来说,徐妙云她是看着长大了,王月悯在大明做人质那段时间也是一直被她带在身边,可以说她将二女均是当成女儿般看待的。

能够增加二女感情的机会,马皇后当然不会错过。

“那就拿出来,大家一起见识见识杨国公的巧思。”马皇后轻笑道。

得到马皇后许可后,王月悯将带过来的一个锦盒拿到了茶桌上,然后将其打开。

只见里面安静躺着的一块块牌子,牌子上面雕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

马皇后伸手取出一块,将其放在手中,只觉温润清凉,手感极佳。

她仔细打量了一下,认出手中这块牌子的背面用的是竹子,至于正面的材料,马皇后皱了皱眉。

“白里泛黄,正面用的应该是牛骨。”一旁的徐妙云仔细查看了一番后,开口道。

王月悯轻笑道:“不愧是妙云郡主,果然博学多识,确实用的是牛骨。”

“皇后娘娘和郡主,你们手中拿着的是相公手雕而成的竹骨麻将。”

马皇后开口问道:“麻将,又是何物?”

徐妙云开口问道:“看起来有些像叶子戏?”

徐妙云口中所提到的叶子戏,是明朝以前,达官贵人,尤其是妇人们最常玩乐的项目。

最早出现于汉代,被认为是后世扑克、字牌和麻将的鼻祖。

很多人以为是西方人发明的扑克牌,事实上也来自我国。

法国的学者莱麦撒研究过,欧洲人最初玩的纸牌,以形状、图式、大小以及数目,皆与中国人所用的相同,或亦为蒙古输入欧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