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崇祯你且去,大明江山吾照之

关灯
护眼
第233章 小王庄(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旭日东升,金色的晨曦如瀑布般洒落。

崇祯一行人出了京师,直奔一个叫王庄的皇庄去而去。

崇祯坐在马背上一路东张西望,他当然不是好奇,他是在看田里的庄稼。

现在的时节正值三月底,正是北方准备收割冬麦的时候。

可崇祯见到的并没有像后世歌谣里传唱的那样风吹麦浪金灿灿的一望无际。

他见到的是矮的麦苗,上面长着短的麦穗,这样的场景看得崇祯无比揪心。

这也让崇祯产生了疑惑,这到底是因为干旱造成的?还是因为这个时期麦子本身的品种低产造成的?

这崇祯还无法得知,若是因为干旱造成的,那倒还可以解决。

要是因为品种本身问题要解决起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虽他未穿越前是懂得一些农作物的种植,但对种粮的品种可是没有什么研究。

崇祯心里想着,向一旁的宋应星问道:“宋爱卿,你在农学一道上颇有研究,你看这些麦田的亩产能达到多少?”

崇祯一边一边指了指路边的麦田。

宋应星听到崇祯问自己话,不敢怠慢,在马背上对崇祯拱了拱手:“回禀陛下,依微臣之见旁边的麦田亩产应该只有一百多斤不足两百。”

一百多斤?

这数字听得崇祯一阵愕然,虽明朝的麦子产量不能和后世那种动辄一亩产量一千多斤相比,但也不应该低到这种程度。

宋应星像是看出了崇祯所想,接着解释道:“陛下,正常年份若是雨水充足,冬麦产量北方一亩地在四百斤左右,南方则要低一些,每亩在三斤左右。”

“水稻则是南方产量要高于北方,南方的水稻亩产在五百斤左右,而且福建广东一带还能一季两熟。”

“北方的水稻亩产则只有四百斤左右,而且还要相对肥沃一些的水田才能产出四百斤。”

宋应星的极为详细,不仅了麦的亩产,还连水稻的亩产也一起了出来。

这让崇祯对当下的两种主粮产量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

崇祯点零头:“依宋爱卿所言,那这些麦田都是因为干旱造成的?”

“陛下,造成麦子减产的原因很多,土地的肥力、平时的管理、以及病虫害都会造成麦子减产。”

“但近几年北方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还是干旱造成的居多。”

崇祯一路走一路聊,从宋应星口中了解到帘下大明很多的农耕知识。

一个多时辰后,崇祯终于抵达王庄。

因为没有提前通知,所以这里的人还是一如往常的在农田里忙活。

是皇庄,但这里的百姓和其他地方的也没有多少区别。

要有区别的地方,可能就是其他地方的百姓是给地主种地,而他们皇庄是给皇帝种地。

崇祯在庄外就下了马,径直走到麦田里,随手摘下一根麦穗在手里搓了搓,然后又鼓起一口气吹了吹,一颗颗晶莹饱满的麦粒就露了出来。

崇祯把卖力左手倒右手,右手倒左手的侍弄着。

“这麦颗还算饱满,麦棵和麦穗也比之前看到的要更为壮实。”

崇祯话音刚落刚接任储监局的掌印太监高时明就赶忙躬身接过话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