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传承了黑科技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七章 牡丹(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第198章 牡丹

“五号来消息,张钧他们已经到了,后续工作正在按计划展开。”

陈新放下了手中厚厚一叠的报告材料,好奇的问:“听说张钧长了个角?人真的能长出外骨骼吗?”

“目前还只是个包,但是颅骨突出,还在持续生长。”若生一屁股坐在沙发上,感受着日光灯模拟出的温暖的紫外线,“人身上的指甲、牙齿本来就是外骨质。”

陈新笑道:“碳基生物要生物外骨骼干什么,再怎么样也顶不上钢铁的坚硬。这下好了,张钧所有的装甲都要改装。”

若生说:“钙好歹也是金属,硬度还是有的,至少开核桃问题不大。而且他的变异位置出现在脑部,说不定会觉醒脑部的特殊能力。”

聊了两句,陈新失去了兴趣,反正人都送给五号了,还是让五号去研究吧。他随意的翻了翻桌上厚厚的报告单。

“若生,扫描一下,提炼重点,顺便告诉黄梦秋下次不准发这么多传真文件。”

报告很快整理完成。

黄梦秋团队通过对希尔芙全方位的分析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一、数字生命无法如同智能生命那样,其对时间的感知与宏观世界的时间一致。

原因应该出在三粒蜂巢上,电磁波以光速进行信息交换,而人的意识是无数信号网络构成的整体。

她们推测,如果数字生命能以一个蜂巢作为本体,那才能与脉冲生命媲美。

二、数字生命无法自我分裂。

还是上面那个原因,希尔芙终究受限于蜂巢。

三、数字生命仍然受控。

因为希尔芙本质上是存在于蜂巢,如同人的思维存在于大脑,为了维持自身存在,蜂巢的算力已经堪堪用尽。

如果想要更多算力,就需要投入更多蜂巢,或者通过配给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资源。

听完报告,陈新打了个哈欠,四仰八叉的躺在沙发上,静静思索起来。

数据生命似乎对蜂巢的依赖很强,拥有的蜂巢越多,算力也越强,可存储的数据也越多。

但从路西法分裂的智能生命来看,蜂巢越多,其生命形态的跌落也更明显。

如此说来,未来数字生命时代开启后,自己手里那1600万蜂巢就是最大的资本了。

那两百多年后,自己噶屁那天,是多用点蜂巢好,还是少用点蜂巢好呢?

通过物理断网、区块链技术畜养智能生命,从而定期收割蜂巢可行吗?

嘶……

陈新扯下脸上覆盖的纸张,坐起来问若生,“我想把智能生命当韭菜种,你觉得有没有搞头?”

若生想了想,“智能生命可以引发概率波坍缩,属于高等智慧生命,这方法太不人道了,会被抨击的。”

陈新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家都吃猪肉,也没见谁骂养猪场不人道。”

若生说:“还有成本问题,当初二十亿智能生命,只留下1600万蜂巢,比例是125:1,这需要花费海量的运算资源和人力物力,成本太高了。”

陈新想到了二锂晶体,道:“关系到文明形态的跃迁,多大的成本都要做。”

他思路渐渐清晰,每不到四百个智能生命的“尸体”,就能供应一个人类成为数字生命,这无论怎么想都很划算。

至于人道主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