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传承了黑科技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九十四章 金钱腐蚀了每一个人(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第195章 金钱腐蚀了每一个人

凯恩斯主义,也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这个经济学派最最着名的理论之一,是「破窗理论」。

所谓「破窗理论」,是指经济停滞不前,社会就业岗位稀缺的时候,凯恩斯拿起一块石头,把某户人家的玻璃窗砸碎了。

窗户碎了自然需要维修,维修需要工人,换玻璃需要原料,可能还会需要黄沙、水泥、硅胶……

这样一来,上下游产业都被拉动了。

经济学家哈耶克知道「破窗理论」之后,气得浑身发抖,他只问了一个问题:那些工人,在玻璃窗破碎之前干吗去了?

你说修玻璃窗带动了玻璃技工,那么这个工人之前在干什么?

事实的真相是,那个工人之前很可能是一个油漆工、泥水匠或者木工,因为被拉过来给你修玻璃,必然导致他减少了油漆面积、贴瓷砖面积、吊柜工期……这是生产力的净损失。

所以凯恩斯的理论并不适用于就业形势向好的时候,它更适用于社会存在大量失业人群的时候。

比如当初刚刚普及AI、自动化的地球。

AI持续升级的目标虽然不是为了替代低端岗位,而是替代知识岗位的白领。这并不代表AI无法替代低端岗位,而是训练成本和替代成本不划算。

现在到处都在搞开发,火星、地球、月球都有大量的炼钢炉被建立,即使这样,钢铁也是供不应求。

生产工程器械需要、生产代替工人的机器人需要、盖房子需要、公共交通工具、私人交通工具也需要,地铁、高铁、磁悬浮轨道、城市交通网络、城际交通网络都大量需要钢铁。

飞船、卫星、空间站,还有最近立项的太空城项目都需要更多的钢铁,除此之外,还有金星的建设、木卫的建设,海、天、冥、谷这些行星的探索等等。

因此,AI辅助机器人的生产成本也相应拔高,用它们来替代快递小哥、餐饮服务员、矿场工人就很不划算。

科技的进步并没有把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甚至需求量更大了,因为地盘变大了,人口增长跟不上工业扩张速度了。

科技革命之后,新岗位一定多于旧岗位,职业种类和就业岗位一定是净增加的。

铁矿,人们是不缺的,无论是地球、火星、金星,还是月球、土卫、小行星带上都有海量的储备。

如今限制人类大规模扑向太阳系的因素就是人口。

惜日地球一球就能养育八十亿人,现在人口却只有区区百亿……

大景联邦社会经济学峰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激烈的讨论着,如何才能让人口迅速增长。

一会说百姓是因为没钱才不生孩子的,一会又说现在人均寿命太长才导致的这一现象。

眼看他们都要开始抨击脑域网络了,陈新赶紧跑了出来。

陈新很喜欢学术性讨论,专家学者们真的是为国为民,呕心沥血。可他不喜欢批判,尤其是批判到自己身上的时候。

想要解决问题,就要先发现问题,错误被指正了才能变好,陈新在场的时候,专家学者们就必须顾忌这位威名赫赫的杀神,只有他不在场,大家才能松一口气,气氛轻松的讨论一些严肃的社会问题。

出了会场就有些无聊,陈新茫然的看着车水马龙的火星都市,开始思考科技的高速发展会不会给人们带来负担。

马天青瞅着陈新一脸迷茫,提出找个地方放松一下。

这个提议很好,陈新已经压抑太久了,千钧重担都挑在肩上,搞的他人不人鬼不鬼的,晚上跟老婆亲热的时候都要被埋怨。

说他像神多过于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