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只是个穿越者啊

关灯
护眼
分卷阅读365(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引得那些人抑制不住的吞咽着口水,肚子也咕噜噜的作响。

他们这些逃跑的流民,平时最好的时候,也不过吃一口混合着麸皮的粟米饭,吃糠是常态。

要知道这年头能吃饱的,也就一些豪族而已,但即便是豪族,也不过吃些豆饭,白米饭很少见,因为脱壳技术的落后,所以麦子很少人吃,大部分人都吃小米、黄豆为主食,至于肉,更是罕见了。

乡下人偶得一些,多用来换钱粮,而不是饱口福。

这些年因为隋文帝和隋炀帝的肆意收割民力,倒是生产力下降,产出粮食也不多,变的极贵,寻常人哪里买得起。

但凡嘴里多出一口米粮都要拿出去换了更次等的米糠。

无他,因为换了,就能多撑一段时间。

即便是军中兵卒,其实也很难吃饱。

毕竟军中大部分底层的卒子,都是服兵役,自带口粮的那种,吃完了就吃‘肉’,至于什么肉……这么说吧,将领们都说打完了就有肉吃了,再加上有句词叫做‘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嗯,这不是夸张,这是写实,而且自汉末起就有不少例子。

自汉代时起北地大多以粟、麦为食,家境好的便吃栗饭,家境一般的熬成粥,家境更差的就是麦麸米糠加野菜。

虽然已有馎饨、水引饼等面条的雏形出现,但是真正的面条却要到元明时期才有。

而据记载,国时期,富庶如四世公的袁绍,军中的口粮,也不过四字‘仰食桑葚’。

曹操的粮食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刘备那边也没多好,据记载是大小官员‘自相啖食’。

而自国乱到现在,暂时安稳了几年却更加被磋磨的百姓,还能吃上肉?

人肉或许有可能。

易子而食就这么来的。

还有观音土。

隋文帝为何兴建大兴城,又为何数次就食洛阳,被戏称‘逐粮天子’?

因为关中被糟蹋的差不多了,环境被破坏殆尽,被啃食的树木草根,连地下水都成了咸卤,不换地方建成就活不下去了。

就算这样,还是得去富庶的洛阳逐粮。

导致隋文帝也好,隋炀帝也好,都开始大肆囤粮,原因他们自己都清楚,天下缺粮,百姓无粮可吃。

这种情况,在李渊登基后稍加好转却又再李世民登基后不久在一次遇到了空前的蝗灾,逼得李世民不得不上演一出活吞蝗虫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