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起航1992

关灯
护眼
第820章 找冤大头?(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明白了……

听石丸建二这么一说,刘建峰的心里总算是明白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东瀛马自达自动车株式会社一开始与海@南汽车制造厂合作成立海@南-马自达汽车制造公司的时候,也是看着狼堡汽车以及自己的同胞:大发汽车在华夏大赚特赚,眼红了,想要在华夏市场狠狠的赚一笔。

马自达想法是好的,能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决定进入华夏市场,说明他们的眼光也不错,但偏偏在挑选合作对象的时候犯了迷湖,一直没有拿到生产许可证。

这个问题太要命了,导致海@南-马自达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出不了省,只能在HAN省本省范围内销售。

这下子不完犊子了么?

刘建峰不清楚为什么作为HAN省省属的海@南-马自达汽车制造公司在有省@政府支持的情况下竟然没有拿到汽车生产许可证,但他心里却是非常明白,正常情况下,有省一级政府出面说情,按说当时主管汽车生产许可证发放的机械工业部无论如何都应该给个面子——海@南-马自达929生产的并不是轿车,而是一款类似于广@东标致505SW的旅行车,这样的车子压根用不着“7”字头的轿车许可,“6”字头的小客车许可就足够了,而这些年来国家批下来的“6”字头的小客车许可不知道有多少,正常情况下,机械工业部应该是完全不在乎多批出去一张生产许可证才对。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工业部居然愣是硬生生的没有给HAN省面子,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其中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甚至于这其中的水可能非常深,深到华腾工业集团这种级别的存在跌进去,连个水花都不会泛起来的程度。

想到这,刘建峰下意识的就想拒绝,但话到了嘴边他又想起来,这种事情不是自己能够做主的,自己要做的,是将这个情况向张总汇报。

想到这,刘建峰说道:“好的,石丸先生,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我会将这件事向我们张总汇报的,不过具体的结果如何,我不能向你保证。”

听刘建峰说他会向张起航汇报这件事,石丸建二大喜,连忙说道:“这就足够了,刘先生,非常感谢您的帮忙!”

……………………

兹事体大!

刘建峰不敢怠慢,在挂了电话之后赶忙向张起航汇报这件事。

听了刘建峰汇报,张起航的表情变的古怪起来:“马自达想要出手自己在海@南-马自达公司的股份,而且似乎很急切?”

“是,”刘建峰说道:“那位自称是马自达华夏分公司总务科长的石丸建二先生是这么说的。”

张起航没有说话,而是沉吟起来。

话说在2000年之后,海@南-马自达汽车也是颇为红火过一阵子,他们的家用紧凑型MPV“普力马”、家用紧凑型轿车福美来以及马自达323等车型都曾经在世纪初的华夏汽车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响当当的名号,做到了月销过万的成绩。

在世纪初的那个时候能够做到月销过万,也足以证明海@南-马自达的成功了,可话说回来,海@南-马自达是如何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实现了从濒临破产倒闭到红红火火的完美逆袭的来着?

想起来了……

眼看着海@南-马自达汽车因为汽车生产资质的问题而濒临破产,为了取得生产汽车的资质以及必要的资金来挽救海@南汽车制造厂的不利局面,HAN省方面最终不得不做出决定,同意将工厂挂靠在一家国有大型汽车企业名下。

于是“长子”出手了。

1997年11月,一汽汽车和HAN省方面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组建了以一汽集团100%控股的一汽海南汽车有限公司,海南汽车制造厂于次年1月正式加入一汽集团,海@南-马自达终于以这种方式艰难的获得了汽车生产许可证。

而更深一层的东西是,海@南-马自达汽车虽然其挂靠在一汽集团的名下,但一汽并未给予资金和产品技术方面的支持,而正巧的是,当时的马自达汽车也从东瀛经济泡沫的破裂中逐渐复苏,眼看着大家纷纷进军华夏汽车市场,眼馋的马自达汽车再次想起了“老情人”,双方再次一拍即合,采取了技术合作的方式进行合作……

所以,这件事似乎挺有意思啊?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