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贞观泥石流

关灯
护眼
第三百二十章 当一回萧何(1 / 2)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最新网址:m.ppxs.net

泉州(前文误写为福州,贞观年间名应为泉州,后来才分置闽州,再后来更名福州,已更正),治闽县,头上还顶着一个泉州都督府,  督泉、建、漳、湖四州。

    汀州的流民,老实说已经不归泉州都督府管,但来都来了,你还能召集府兵将他们赶回去还是砍回去?

    这是大唐的子民!

    闽县县令陈慕文,区区附郭县令,竟要承担流民之痛!

    陈、林是为泉州数一数二的大姓,  陈姓自晋以来迁入,人口冠绝泉州。

    按说,陈慕文在闽县为官,是不适合的。

    东汉末年,第一个关于任官回避的成文法规“三互法”出台。

    隋唐期间,地方官用外地人,回避本郡(州),是一个基本原则。

    问题只有一个,原则都是用来打破的。

    昆州大都督府长史爨志远还是本地人呢,你调离他试试?

    有一个破例的,就有两个破例的,再然后就千疮百孔。

    很多看上去很美好的制度,结果都这样呵呵了。

    一万流民而已,外有府兵看护,聚于闽县城外,还有义仓施粥、医师义诊,看上去没有一点问题。

    可是,陈慕文的心里很慌。

    现在是春夏,  天气热,流民还能够在城外的帐篷里住着,秋冬呢?

    州衙与都督府的处置,  治标不治本,扬汤止沸,能管多久!

    如果失控了,闽县有城墙保护,倒是无虞,可各村各里怎么办?

    如果陈慕文是籍贯在泉州之外的官员,倒是可以眼睛一闭、视而不见,可县城之外的乡里,多半是陈姓宗亲啊!

    自家宗亲因此遭殃的话,自己有何面目立于宗祠前?

    一营翊卫簇拥着身着绿色官服的柴旦、身着青色官服的雷绝色与称心,还有朱色官服的吏部侍郎,自北而入闽县城内。

    南面,六百名身着兵甲的原唐兴县护矿队、后昆州大都督府府兵,沉默着遣人到城门处交涉。

    陈慕文看着六百名府兵的到来,心头渐渐安定下来。

    然而,六百府兵并不进城,只是驻扎在城门外,  对闽县的官吏不怎么理睬。

    “明府,  吏部侍郎护着新任流求县令,抵达县衙!”

    民曹小吏气喘吁吁地跑来禀报。

    衙门内极度空虚,除了几个留守的吏员,闽县所有官吏,不是在流民聚集区,就是在城墙上,个个焦头烂额,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陈慕文呆了呆,准备下城墙,突然发现不对。

    身为大唐官员,对各州县名称都有了解,这是必须的功课。

    大唐,哪来的流求县?

    出海之后,对面的流求岛倒是有一个。

    朝廷这是要在流求建官府,把流民带走?

    陈慕文跑回县衙,参见了吏部侍郎,验过柴旦的鱼符。

    鱼符这个词,在这里还有一个含义,地方官员的官印。

    内外百司皆给钢印,内外百官有鱼符之制(并出于门下省)——《唐六典·尚书礼部》。

    这一下,陈慕文松了口气,整个瘫坐于椅子上。

    天大的压力,终于能从身上移开了!

    这一刻起,即便流民杀官造反,也与他、与闽县无关了!

    就是,眼前这位同僚,似乎没什么书卷气,反倒有股凶恶的味道。

    也不奇怪,大唐文武不分家,有从地方官转入府兵、卫军体系的,也有从军队转入地方官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ppxs.net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