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游戏玩家的明末奋斗纪实

关灯
护眼
分卷阅读773(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生产多少火炮。

诸多蒸汽工厂不仅仅生产武器装备,还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工具与零部件,以及结实耐用的铁农具。

无数铁质器具看起来精良无比,价格却十分廉价公道,寻常百姓也能负担得起。

作为一名重视农业的高官,陈新甲深知一件趁手的结实工具,能对农业有多大帮助。

要知道许多大明的底层农民纷纷破产,贫病交加,都是几户人共用一套农具,一村人共用一两头耕牛,有些人连木工具都是破破烂烂的,农业产量也不免大幅度下滑。

澳洲人这里不仅铁具廉价,更是善用机械设备进行农业生产。澳宋国营大农场给陈新甲留下深刻印象。

澳洲人就像创办工厂,指挥工人一样,雇佣大量的人手在地里使用机械干活,甚至有人坐在加强过的马车上。

十几辆改造过的大型马车,从一头排排出发,不一会儿就能耕完百亩良田,紧接着便有另外十几辆马车沿路走过,农业工人按照手册小心翼翼操作着开关,一走一停播撒着种子。

陈新甲暗想,澳洲人做什么事都喜欢“聚众”,“大规模”,办工厂要大,做农业也要大,修街道修房子也要高大,就连澳洲人的学校也是人多势众。

高雄一座专供学童读书的小学足足有五千人,换做任何一所大明书院,五百人都算超负荷,而澳洲人超过五千人的学校竟然还有几所。

澳洲人招收如此多幼童学习,又免除前三年学费,每日的钱粮开销如何运转?

这些孩童每日苦读的经学不可能是儒家经典,一定是澳洲人自己的学问。

那他们学成之后做什么,考“澳洲科举”么?

陈新甲打定主意,要亲身踏入澳宋图书馆,探一探澳洲学问的究竟。

第四百三十三章 给你看看什么叫惊喜

应使团成员的多次要求,澳宋终于准许他们参观大图书馆。

受限于时代生产力的限制,澳宋没有花费额外资源印刷书籍,所以大图书馆的规模相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相当有限,但在17世纪的农业社会却是一间“文化奇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