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蜉行录

关灯
护眼
第401章 帝王心事(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腊月十五,皇宫灵台。

今日是太平帝出关的日子,宫女太监们伺候太平帝沐浴更衣,又奉上饮食,进进出出不停忙碌。

龙璧,李道悬,孔先觉,孟上宾,颜枢都在外面候着,等待面圣。

渝州战败,滇州又失,众人无不一脸凝重。

一直等到黄昏,宫女太监们各自散去,才见大太监冯真从殿内匆匆出来。

众人凑上前去,关切地看着冯真,等他传达圣意。

冯真脸上带着一成不变的谦恭,到了众人跟前,才挺直身子,朗声颂道:“圣上宣严亲王入殿。”

龙璧施礼道:“臣领旨。”

冯真又声音放低,语气平和道:“圣上口谕,请各位大人回内阁暂歇。”

几位阁臣施礼:“臣领旨。”

说罢一同退下,自去内阁等待。

冯真侧身相请道:“严亲王移步。”

说罢引龙璧进入大殿。

殿内依旧肃穆典雅,夕阳的光芒透窗而入,被分割成大小不一的碎块。

太平帝正坐在宝座之上,隐在暗影之中。

邹一在旁伺候,脸色苍白,难掩疲惫。

龙璧跪在大殿中央的光影之中,口呼万岁。

太平帝赐他平身,接着对邹一道:“国师连日辛苦,回府歇息吧!”

邹一领旨谢恩,缓缓退下,出宫回家。

冯真也退出殿外,守在门口。

大殿内只剩下太平帝和龙璧。

太平帝和颜悦色道:“六弟,此刻没有外人,你坐下说话。”

龙璧应声:“是。”

说罢坐在下首椅子上,恰被一块光斑映红了脸。

太平帝问:“战事如何了?”

龙璧眯着眼道:

“这两个月共有三处战事。

第一处,渝州之战,梦国和影门都曾出手干预,我军战败,京营和荆州军各折损五千人,蜀州军折损两千人,湘州军折损三千人。

第二处,沐恩和萧玉郎趁机借风长生之名,以复兴炎国为号,在滇州鼓动蛮人和卫所军叛乱。

卫世忠、卫世靖战死,秦红玉和卫氏子弟带残兵共计两万五千人退入蜀州。

战后,滇州所余反叛官军计三万八千人,加上其他地方零散驻军,共计四万六千余人。

白蛮部所余计一万三千余人。

乌蛮部所余计一万四千余人。

熟白蛮加上山夷部,所余计两万三千余人。

另有墨门一千余人。

总计兵力近十万。

沐恩和萧玉郎近日又以风长生的名义,昭告天下,再造炎国。

第三处,岭西、象国战场,象国先行退兵,周缨得知滇州已失,立刻率部退入镇南关,逡巡几日,见象国和滇州都无动作,便将大军遣回各个城关驻地,岭西军折损不多,在一千人上下。”

太平帝听了,脸色难看。

天下虽是它龙家的,然而他太平帝能坐稳皇位,最大的倚仗,一是龙灵之力,二是二十万京营,三是卫世忠的滇州军。

如今龙灵之力残缺不全,京营战败,滇州军死伤惨重,就连他的大舅哥卫世忠也战死。

其他几处边镇,关陇总兵杨智是龙璧的姻亲,蓟辽总兵秦楚人是卫世忠的姻亲,然而他出自叶氏门下,终究不放心,幽云薛家也有自己的算盘。

蜀州就不用说了,杜氏和历代蜀地势力一样,偏安一隅,却又占据天府之地,最易出事,有道是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平蜀未平,鬼门从渝州下下手,也着实刁钻阴险。

还有梦国巫族,江南海商,都是隐患。

以前卫世忠坐镇西南,节制岭西岭东,与京营成南北踞守之势,对梦国,江南,包括蜀州,都是震慑,如今丢了滇州,平衡瞬间被打破,这盘棋还怎么下。

眼前他这一母所生的亲弟弟,在他面前也是战战兢兢,惺惺作态,更加令他寒心。

太平帝强装镇定道:“你怎么看?”

龙璧道:“臣弟以为,战事虽未取胜,将士们也多尽心,对败军之将不应处罚过重,颜枢和清风书院也应安抚,然则风氏余孽,不得不除,此时严冬天寒,可年后发兵,先灭鬼门,复渝州,后灭风氏,复滇州,期间须用纵横之术,离间梦国,鬼门,风氏,象国,让 其不能互相勾结。”

太平帝点头道:“六弟想得周到,此事就这么办吧,让卫氏带滇州军驻扎蜀州,命苏东楼和杜羽好生供应军饷粮草,明年开春,你亲自挂帅,务必诛杀贼逆,平息叛乱。”

龙璧道:“恐怕杜氏不能善待卫氏。”

太平帝道:“放心,卫氏会自己善待自己的。”

龙璧瞬间明白,渝州之战杜氏敷衍,太平帝是有意把卫氏安插在蜀州,好让杜氏心中有所忌惮。

想到这里,龙璧不再多言,道了一声:“臣弟领旨。”

太平帝接着问起他最关心的事:“三门猎取灵犀之事如何了?”

龙璧如实答道:“数目还未备齐。”

太平帝又问:“倭国那边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