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汉末争鼎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五十八章 绝对共和圈(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一番论谈告一段落,贾诩张大了嘴巴久久不能言语。

王耀所描述的新帝国实在超出了他的认知,这份震撼远远不是其最初创立北域都护府且启用新制能够比拟的。

北域都护府虽名为大汉的下辖机构,实则却早已是公开的半独立政体,其并不沿用旧有汉制,而是从各方各面里里外外都采用了全新的制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新设署衙,便是官塾总院及监察府。

监察府具备难以想象的权威,负责督察各级官吏,只要掌握犯罪实证,根本就不在乎目标背靠于誰,通通拿下问罪。

若说监察府乃是旧有汉制下督邮一职的究极强化版,那么官塾总院便是北域都护府全新设立的机构,其性质前所未闻,完全无法从历史上寻出相似者来。

不看背景不谈出身,即便出自平民阶级也可录用,并且在经过层层考核毕业之后,便可直接转为候补官员。

这套全新的制度自从被提出以来就倍受争议,收到了一众世族的极力反对,甚至王耀还因此冷藏了几名俊杰,大名鼎鼎的审配沮授,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人。

在这个家世为尊的年代,要想当官的前提就是出身好,黔首想要做官,那无疑就是痴人说梦,无论再有能力再有本事也不行。如此背景之下,几乎在官衙中做事的每一个人,那都是背靠世族。而官塾总院这套黔首毕业也为候补官员的制度,自然极大程度冲击到了世家的特权,于此受到豪族子弟的抵制便是必然。

沮授和审配都是名声赫赫的贤人,可在这个年代,家族定然排在个人之前,家族利益绝对高

于国家利益,故此即便贤如沮审,也是极力反对推行新制。

不过王耀何许人也,又岂会被下边人的抗拒所裹挟?他决定要做的事,无人可以改变,无人能够制止。

于是乎官塾总院拔地而起,在世族惊恐愤怒的注视下茁壮成长着,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家世清白恪守原则的好官。

此次面对徐州乱局,官塾总院听命行事首次派出学员接任官职,并且起到了近乎完美的作用。贾诩可以预见,待到风声全面传开后,天下人必将为官塾制的成功而掀起轩然大波。

可就是官塾制引起何等的巨浪,那要跟王耀刚才所说的新帝国规划相比,都显得不值一提。官塾制若是大浪,新帝国便是海啸,两者根本无法比较,前者带来的影响甚至还不如后者的千分之一。

皇帝尊贵无极,世代屹立于庞大帝国的最高顶端,他们执掌无上皇权,一个念头动辄就是数十万条性命,可以说除非是王朝末期已经被彻底架空的傀儡皇帝外,君王便是帝国说一不二的存在。秦王就曾对人言语:‘天子之怒,伏尸百万,血流千里。’,帝皇之威可见一斑。

试问天下间,誰不愿当皇帝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