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我有一座小酒馆

关灯
护眼
第362章(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天,在的一家院门口,一个美国人和一个前苏联人相遇了,两人年龄相同,身材相同,而且面貌酷似,简直像是一对孪生,于是两个人都惊讶地发出了“蔼—”的一声。

所谓“无巧不成书”,而“书”是创作的,不乏虚构的成份,这里讲的却是真人真事。有些人不相信两个国度里的人竟会长得一模一样,其实这完全有可能的。

无独有偶的是,苏联人是的,美国人是硅谷的汽车,而苏联人正要探听美国硅谷的。

硅谷,位于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海边。它是当今世界首屈一指的微电子工业中心,微电子产品用于工业上将产生重大的效益,用在军事上将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所以克格勃一直把目光注视到硅谷,苦干没有机会进入那个戒备森严、高度保密的地区。

这对“孪生兄弟”在“蔼—”的一声惊叹之后,很快就交上了,从此就像“挛生兄弟”开始了亲密的交往。在交往中,苏联人对美国人的、、、性格、爱好都了如指掌。经过一段之后,美国人就神秘地了。但仍有人在硅谷担任司机,这是苏联人冒名顶替的。

这个办法简直太巧妙了,除了这个苏联人及其单线领导的上司外,谁也不知道他是司机的“冒牌货”。

苏联人从此驾着美国人的汽车出入于硅谷的秘密仓库,没有人怀疑他,更没有什么人看出什么破绽,他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克格勃所需要的一切情报,如数地送到了克格勃的总部。

这个“调包计”含有过多的巧合成份,但由此可见,克格勃布下的间谍网有多么庞大,使用的手段有多么巧妙啊!

94、民间故事借画还魂

明朝时候,珍州城有个落魄书生叫宋子安。宋子安自幼父母双亡,寄居在城南黄龙寺,由觉慧大师抚养长大。觉慧大师圆寂后,黄龙寺在一把大火之下化为灰烬。无奈之下,宋子安只好在芙蓉江边搭了间草芦,靠卖画为生。

宋子安虽然画得一手好画,无奈时运不济,有时候他一天卖出的画,还不够买纸买墨。为了生计,宋子安只得操起了“画师”的活。“画师”这个活听起来倒有些体面,其实不然。那个时候的珍州城,有个风俗,人死后,总得画张像后才能入棺。说白了,“画师”其实就是“画尸”,也就是替死人画像。所以,人们总认为,“画师”都是不吉利的,从来没有人愿意和他们交往。不过,也因为这个原因,“画师”的收入倒还颇丰。宋子安倒也心中坦然,还时常把余下的银两拿来接济那些穷苦百姓。

一天深夜,宋子安正挑灯夜读,突然一道闪电划过夜空,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一身白衣的姑娘如鬼魅般出现在门口。猛然见到姑娘,宋子安竟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起来。好一阵,他才想起招呼姑娘。

“宋画师,你能给我画张像吗?”姑娘幽幽地说。

“这——”宋子安打量了一下姑娘,有些犹豫起来。要知道,他平常都是替死人画像,人们见到他躲都来不及,更别说请他画像了。可现在,姑娘竟开了这个口,宋子安一时也不知该不该答应她。

“求你了,我知道你是个好人。”姑娘见宋子安不说话,眼里闪起泪光,声音有些哽咽起来。宋子安心头一软,点点头,答应了姑娘。

宋子安让姑娘坐在凳子上,摊开画纸画了起来。姑娘长得很美,特别是嘴唇边那颗红痣,更有着无比的韵味。宋子安画得很认真,倾注了所有的心血。画着画着,他心里竟有了丝异样的感觉。

天快亮的时候,宋子安终于替姑娘画好了像。姑娘端详着画上的自己,一滴眼泪顺着眼角流了下来。她慢慢转过身,目注着宋子安,幽幽地说:“谢谢你把我画得这么美。我把她留在你这里,天亮后你把画送到飞香院交给老鸨,她会给你银两的。”说完,她轻轻推开门,走了出去。

等宋子安反应过来,姑娘已经走得没了影。望着半开半闭的木门,宋子安怔怔地发起呆来。她端详着姑娘的画像,一颗心竟怦怦地跳了起来,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姑娘的举止太怪异了。大凡风尘中的女子,难免会带几分媚气,可她却显得那样冰清玉洁,看样子不应该是飞香院的姑娘。可要不然,她为什么要把画送去飞香院呢?

天不知不觉亮了,宋子安正想把画送去飞香院,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敲门走了进来。来人是城里飞香院的管事。据他说,飞香院里的歌女嫣红姑娘昨晚上吊死了,想请宋子安去替她画张像后好入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