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抗日之幽灵

关灯
护眼
第178章 编制(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面对众人期盼的目光,黄捷老脸一红,点点头:“是,卫爷。”

        他指着作战地图的东边,说道:“现如今,日寇已经将战火烧向了整个江苏,华北方面的日军也已经把战火烧到了山东。南边和北边的大量的难民和溃军正在蜂拥而至,我估计怎么也有几百万人吧,北陵县是他们的必经之路,这几百万难民也是潜在的兵源,光是溃军重新编制起来,就是一股很可观的战斗力。”

        众人眼睛一亮:“没错,几百万难民一下子涌过来,如果我们手上有足够的武器和粮食,别说两三万人了,就算是十几万几十万的军队也能建设起来!”

        卫平也是连连点头:“不错,而且这其中估计有不少来自上海和南京的大学生,这些高学历人才能够显著的提升我们这支部队的文化水平。”

        但李长林却是皱紧了眉头:“可粮食问题还是无法解决。”

        他满是忧虑的说道:“粮食可是要从地里慢慢长出来的,而且每年只能长出那么多来。北陵县的粮食产量仅仅只够当地人填饱肚子,多出来的粮食要喂饱我们这一千多人都勉强,到时候怎么去喂饱十几万大军和几百万难民的肚子?一旦粮食产能不足,导致到时候发生大饥荒,那可就是灾难啊。”

        卫平笑了笑:“关于粮食的产量,我倒是有办法解决,而且还能余下不少的人手。”

        “嗯?”

        卫平神秘的说:“山人自有妙计,粮食问题你们就不必担心了,继续开会吧。”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碎片化的小农社会。在现代的化肥工业和农业机械给粮产量带来突飞猛进的增益之前,民国时期的粮产量和清朝的粮产量几乎可以画一个等号,总体产量差别并不大。

        所以在中国的土地上,小农经济的粮产量只能养活四到五亿人。

        人口一旦超过这个数字红线,很快就会因为粮食短缺带来战争等各种灾难,让人口重新下降到稳定的指标上。

        而只有当工业化带来大量的化肥,古代农业才能正式的迈入现代农业的门槛,才能让粮食大幅度创收,才能养活十几亿人民,才能真正的让所有人摆脱饿肚子的命运。

        而现如今中国的偌大的土地上可没有工业化带来的肥料,更没有生产效率极高的农业机械。

        大部分的耕地都处于缺氮、缺钾、缺磷的状态,粮食的收成永远只能是自然收成,风调雨顺则收成好一些,洪涝干旱则收成低一些,无法用人力去提升粮食产量。

        比方说缺氮的问题,在合成氮肥料出现之前,土地想要补充新的氮元素就只能依靠闪电和豆科植物,豆科植物的氮元素循环则主要依靠老百姓和牲畜吃进肚子再排泄出来的粪便回收进入耕地。

        今天少收一点粪便,到了秋天,粮食的收成可能就会少了几斤。

        所以,中国古代也就流传下来了诸如‘肥水不流外人田’之类的农谚。

        而除了氮肥,想要提高庄稼的产量,耕地之中还需要氮磷钾之类的各种元素。

        正如一个人想要良好发育,就不能只吃米饭,还得去吃肉补充蛋白质,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才能健康和强壮的发育。

        同样的道理,只有当各种元素齐备之后,地里庄稼才能茁壮生长,粮产量才能翻番。

        而卫平手中正好有合成氮、合成磷、合成钾肥料的生产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