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葬狼谷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七章 臼老怪初试显神威1(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1.

鹤鸣崖下,一辆暗绿色尼桑80型四轮卡车稳稳当当地停靠在一处较大的山弯——葬狼谷口料峭的路边。在它四周各制高点上布满了机枪射手和荷枪实弹的日伪军士兵,一个个居高临下,密切注视着卡车上下的细微动向。

在如此紧张环境之下,以张彦尊为首的十八人搬鼎队已陆续将九龙青铜鼎从鹤鸣崖顶抬到山下。之后,又在日军的皮鞭“关照”之下从车下一件一件吃力地搬到车上。其间不时有过往的日军例行检查,同时也不乏有搬鼎队员遭到体罚。

按照席囻光的事先安排,张砺礓以携带家童观光为由,先将温金豆带至交鼎现场,再以孩童顽皮抢炮壳为幌子,借机攀上军车,寻找接线机会。

按照申蒙佑的事先指点,温金豆上车后迅速伏下身子,一件挨着一件将隐藏在龙鼎底肚里的两根引线悄悄拉出来连在一起。就在温金豆一口气连好八尊鼎里的引线,正准备连接第九尊鼎内引线的时候,忽然发现两名日军正持枪一步步向这边走来。温金豆来不及躲避,索性勾下身子一头钻进龙鼎腔里,屏住呼吸,冷静观察。

两名巡逻日军先后攀上军车,从前至后依次对车上所载青铜鼎一一察看,一直看到第八件时也并未发现可疑之处,正待对第九件青铜鼎例行察看时,忽听车前高岗之上传来麻濑衅三粗门亮嗓喝令的声音:

“九鼎齐备,统统上车!哈亚库,哈亚库!”

喊声刚落,卡车四周所有日伪军士兵和机枪射手纷纷从各制高点一窝蜂地涌向葬狼谷口,争先恐后攀上军车,把车厢内九鼎之外的所有空间挤得满满当当、水泄不通,单等卡车启动即可携鼎返程。卡车后边,没有挤上车的日本兵你推我搡,互不相让,吵吵嚷嚷,一片骚动。

而在距卡车百步之遥的一段山路上,正眼巴巴观察车上动静的申坷垃等人久等不见温金豆的矮小身影,一个个焦急万分,望眼欲穿……

此时此刻,鹤鸣崖上已是曲终人散,冷冷清清,到处是遗弃的杂物,一片狼藉,偶见三三两两的过往行人,大都是行色匆匆,急于返程。

张石宪与刘世基、申蒙佑一行三人带领乔装改扮后的独立团战士,分别以不同形象、不同身份混迹于熙熙攘攘的行人中,陆续上到崖顶,依约到千年樟树后面的龙王庙里集中,然后依次进入秘洞。张石宪将其他战士暂时安排在临近洞口的宽敞地带,独引刘世基、申蒙佑二人随他径直行至秘洞深处去见其父张景圣。

“这位大伯是、是、是你老、老爹?”陡见眼前这位白发苍颜的老者,刘世基用一双质疑的目光望着张石宪低声轻问。

“唉唉,正是俺爹。”看到对方异样的目光,张石宪不好意思地干咳两声,语气也似乎变得不太肯定。

“俺是他爹,这还会有假!孩儿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贫。甭管天东地西,谁家孩子还会不认他爹!”张景圣说着,手执松灯将三人引到一处幽深的套洞内,“喏,恁要的东西都捣鼓妥了!”

烛光所照之处,套洞正中有长长一溜造型独特、明光铮亮的青铜器械赫然跃入三人眼帘。

“哇!”刘世基见状眼前一亮,“哎,石宪,这就是你跟我说的青铜……啥子炮呀?”

“这玩意儿正经叫做‘青铜臼炮’,是俺老爹跟眼前这位造炮专家在张姓先祖遗留的作坊和传统工艺基础上,又经他俩反复试验、揣摩后精制而成。”张石宪从父亲手里接过松灯,引领刘世基走近青铜臼炮继续介绍说,“你应该知道,祖传臼炮发射的是实心炮弹,主要用于攻城造势,很难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而咱们研制的青铜臼炮发射的是会爆炸的小青铜臼炮,大大增强了杀伤力。而且这种青铜臼炮发射角度很大,下落的角度也大,几乎没有盲点,可以打击战场上的任何目标,无论多窄的战壕、多深的谷底,面前有多高的障碍物都不受影响。还有就是这种青铜臼炮装填速度很快,可以做到一分钟15发以上,完全可以在敌人遭到第一轮炮击之后的5分钟内实施第二轮炮击,以更加有效地杀伤敌人。”

“啊呀,有这玩意儿可真是太好了!”刘世基显然已看出门道、悟出蹊跷,这时也难抑兴奋,跟着评论,“由此可见,青铜臼炮部署快,开炮快,转移快。可以想象,日军想要有效摧毁青铜臼炮的难度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一点不错,你悟性真高!”岂料张石宪正在兴头,不由分说又抢过话头,“青铜臼炮虽没有多强的攻坚能力,但它对人却有相当的杀伤力,弹片可以播散几十米远。要是将十多门青铜臼炮对准一个目标一齐开炮,这个目标很难躲避,只能乖乖地等死了!”

“是啊是啊,我见过的20毫米机关炮、37毫米反坦克炮、75毫米山炮、75毫米野炮等任何一种火炮,都没有咱们这款青铜臼炮厉害,还好使!”刘世基依然兴趣不减,赞不绝口。

“对对,咱再不愁小鬼子的战车、坦克、坎山刀了!”申蒙佑兴奋得眉飞色舞,这时也跟着大声叫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