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三国秘史之偷天换日

关灯
护眼
第226章 迁都许昌(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众将军接到将领的时候都有些懵了,现在正是双方交战的关键时期,王蒙却把他们所有人都调离军队,要是杨奉反扑过来,军队有可能会吃亏的。

不过这点王蒙倒是不担心,杨奉到底有多少兵力,徐晃已经跟王蒙说的非常详细了,刚才作战逃跑的那些基本就是杨奉现有的力量,这些人不仅逃窜了,而且还被赵云和于禁带着骑兵死死咬住,想要反扑几乎没有可能。

当诸位将领来到听说王蒙要带他们去拜见陛下,这些人从心底里乐开花了,刚才对军队的担心也没有那么强烈了,毕竟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布衣出身,老百姓家的孩子没有家世支持,想要当官都很困难,现在竟然能直通天听,拜见皇帝,想想都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对王蒙的安排更加佩服和感激。

王蒙也不跟他们废话,带着他们前去拜见皇帝,而且提前几百步的距离就已经下马步行,以示对皇权的尊重。

其实王蒙叫诸位将军过来也给了皇帝一些时间整理一下仪容,毕竟随军逃窜,又没有什么保障,肯定也和其他大臣差不多,就算不是破衣烂衫,肯定也是风尘仆仆不修边幅,这点时间正好也让他准备一下以更好的状态接见王蒙。

可还没等王蒙靠近中间那群人的时候,之前接待荀攸的董承再次出来,拦住了王蒙等人,荀攸立即上前向董承介绍了王蒙,二人相互行礼。

董承在与王蒙见礼以后便说到:“州牧前来救驾,陛下念将军功劳,请将军觐见,但……”说着示意了一下王蒙身后的将领,意思是陛下只想见王蒙一人。

可王蒙却并不买账,说到:“还请将军向陛下禀明情况,我身后的都是这次迎接陛下的肱骨之臣、忠义之士,是这支军队的中坚力量,但却多出身草莽,对朝中礼节不很熟悉,怕叨扰到陛下和各位将军,所以还是自己带过来,这样他们就能好好学学规矩了。”

王蒙这句话暗示的非常明显,这些人只有我能控制,虽然陛下和朝中大臣身份在那,但这些人都是不懂规矩的草莽,要是不小心得罪或者伤害了某些人,那后果大家都不像看到。

董承听到此话犹豫一下,便让王蒙稍等,他还要向陛下报告一下,其实就是在想办法与王蒙拉锯,看最后是陛下退缩还是王蒙让步。

王蒙等人客气一下,然后就像钉子一样定在那里,像是一座难以撼动的大山一样。

过了好一会,董承一脸难色地来到王蒙这边,说到:“陛下为了表彰王州牧和各位壮士的义举和功绩,特赦所有人随州牧一同拜见陛下。”

说完还悄悄在王蒙耳边说到:“这可是陛下最大的恩赐了。”

王蒙拱手道:“劳烦将军了,我自会管束手下,绝不失礼,陛下之恩感铭于心。”

董承的脸色这才稍微有些好转,但王蒙对董承的印象却并不太好,忠君忠国自然无可厚非,但对王蒙这样的有功之臣却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态度,确实让人有些不爽,而且从眼神中还透露出一丝丝的敌意。

王蒙心中暗暗记下,随后便在董承还特意叮嘱了一些王蒙叩拜皇帝的礼节,王蒙倒是显得很虚心,这让董承似乎又开心了一些,简单说完以后便带着王蒙前去拜见陛下。

王蒙也并不唐突,完全按照董承的安排行事,顺利行完大礼以后,年轻的皇帝才开口,声音虽然年轻,但却并不青涩,虽然不够恢弘霸气,但却还算有几分沉稳,“王蒙将军辛苦,上前来回话。”

王蒙立即起身来到皇帝身边,进来跪拜这么长时间,这才是王蒙第一次真正抬头看这个高高在上却又十分落魄的天子。

只见皇帝双脚的靴子沾满了泥土,衣袍之下隐约可见的裤腿都已经有些破损,虽然身着皇家服饰,但却并不干净,好在脸上倒还算干净,应该是刚刚洗过,不过头饰和头发却充分说明了这个皇帝这段时间的遭遇确实很难想像是高高在上的天子。

只见皇帝的头发虽然有整理的痕迹,但依然很凌乱,也没有戴冠,这么重要的东西都没有,估计也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跑丢了吧。

虽然皇帝精神头很足,但面色有些枯黄,看起来有些疲累。

王蒙立即领罪道:“得知陛下蒙难,臣日夜兼程,却还是让陛下遭受这样的境况,臣有罪。”说完再次拜了下去,声音中似乎还有些哽咽。

倒也不是王蒙会演戏,而是他想起当年洛阳受封时候的皇帝和现在的境遇不禁心生感慨,情绪上稍微有些激动罢了。

皇帝这次放下身段,上前将王蒙搀扶起来,说到:“爱卿能有此忧国忧民之心、忠贞报国之志,实乃江山社稷之幸,黎民百姓之福,快快请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