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影视世界从药神开始

关灯
护眼
第一零八四章 要钱难(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经小吏通报了一下,王言走进了政事堂。

这时候,一帮子下了朝的大佬正在开会,也是刚开,王言在还没进去的时候,听见他们讨论着储事,还说逼迫的太紧了云云。

待王言进来见礼坐下,一帮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子言来此,有何贵干呐?”范仲淹笑吟吟的。

“要钱粮。”

王言说的干脆直接,将公文和地图递了过去,“此乃下官有关国子监以及我大宋学堂、书院的规划。初步打算西城外择地新建监学,扩招监生,除国子监以外,要增设武学、声律、医学、工学等科,与枢密院、太常寺、太医署、将作监、都水监等合建书院,用以培养专门人才,应对专门事项。

此其一。其二乃是大兴文教,各州县要大兴官学,学子束脩要进行减免,降低学子求学花费,各地方出钱粮补贴。我大宋人口亿万,天才不计其数,只是苦于没钱读书。若是此举在我大宋实行,不过十年,定是能人辈出。

不知诸位相公,以为如何?”

众人原本笑呵呵的,现在都不笑了,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范仲淹的身上。

老范压力大啊,他咳咳一声:“子言啊,此事干系重大,且国子监、武学之事好说,然则声律、医学、工学等诸科学子,学成以后如何安置?”

“范公老成持重,一下便知晓此事难点。学生之举,在于‘培养专门人才,应对专门事项’,必要各部通力协作才可成行。

建设医学专科,便要在各州县开设官办医院,以不赔钱为准则,与百姓看病问诊。建设工学科,便要工部等,明确工匠地位、待遇,水道如何改,桥梁如何修,兵甲如何制备等等,皆百工事。建设农学,便要钻研如何耕种、如何培育优良粮种,使得亩产提高。

听闻上古先民,刀耕火种,而今数千年已过,沧海桑田,耕有犁,收有镰,有水坊磨车,此皆人之力也。如今我大宋商税,所占岁入七成。商事何以兴?便在于百业旺,而百工筑百业。是以百工兴,商事兴,商税多,大宋富。”

“此事所需钱粮甚巨……”富弼开口,语态迟疑。

“下官并非急于求成之人,再者诸科未有成法,谈何教人?必要先有人总结成书,经年积累的钻研,如此才能成事。下官不过先提出来,先找人研究,诸位相公也要通盘考量。今次所来,乃是欲请建设书院三四所,一者文学,二者武学,三者医学,其余百工、农学事,成一所,先行钻研。

再者便是,各县于今年兴建县学三所,每所可容学生千五百人,有食堂、居所,此举乃是……”

王言的要求多么?很多。但是相比之前,却是相差了不少,也更让人接受,但也不好接受。

众人沉思一阵,却是欧阳修开口了。

“子言,千五百人一所有些多了。非是建不起,实是未有如此多的学子。一县人口少则几千,多则数万,实在用不上如此大的书院。”

“老师,若准许女童入学,又当如何?我大宋女子,不弱男儿。而今商事大兴,工坊之中已有许多女子,春耕秋收,更是无分男女。学生以为,当让我大宋女子皆能读书识字,做工之时,总也能做的更好。”

欧阳修不说话了,这事儿干系更大……

“子言所说之事,皆干系重大,容我等商议一番,再行答复,可好?”韩琦开口压了一句。

“自当如此,那下官便先行告退,恭候佳音。”王言对着在场众人点头示意,起身行礼,转身走人。

没人拦着他再聊旁的乱七八糟的事,比如大朝会上的储事,因为在座的,王言都拜访过。哪怕是政见不合的政敌,哪怕是先前跟他使坏心眼儿,他也拜访了。

这就是缓和关系的好处。

当然也不是他服软了,而是他现在的位置不一样,他毕竟是国子监的领导,没有过多的权力,找不出太多的麻烦。现在让他任职巡院巡使,他还是要跟这帮人对着干的,整不死他们。

王言走了,没什么沮丧。伸手要钱,就是这么费劲。

其实相对来说,他这已经是很好的了。因为他可以直接来政事堂,可以直接找三司对话,他的意见,他的想法,这些主政的人要认真仔细的考虑。而不是写个公文递上来,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得到批复。

他的教育改革,也没什么特别的,都是老法子。就像他说的那般,细分科目,培养专科人才。这对于顶尖人才,对于原本就牛逼的通识的人才,没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却提高了基础,不至于让人们只会背圣贤书。

至于更多的,那得等他拜相再说了。毕竟教育是基础,其他的各行业发展,国家取仕的方式方法等等,也是关键。只不过是他不能全盘掌控,没办法调集资源,很多事都不好做,纵是好做,也急不得。船小好调头,但放诸一个国家的层面,做事就要小心翼翼了。

教育是百年大计,慢慢的发展、改革,是必要的。

还好,王言真能腿脚灵活头脑清明的活一百年……

日常感谢投月票、推荐票以及默默看书的好哥哥们的大力支持!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