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大明:四哥造反,我打天下!

关灯
护眼
第一百二十四章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只要我还活着,燕王府的军队,大明的军队,就不会靠近山海关一步。”

朱棣澹澹的说道:“而等天下太平之后,大明不会出现针对辽东有威胁的政策,我可以无视你所有的行为,前提是,你不会踏足中原。”

这算得上是真正的和谈了。

等同于是以山海关为界限,双方都当对方不存在,在辽东眼中,大明是空气,在大明眼中,辽东也是空气。

“你让我拿什么相信你?”朱桓冷澹的说道。

朱棣说的很美妙,对于双方都是最好的结果。

然而前提是——朱棣遵守诺言。

若是燕王的诺言,那朱桓可以无条件信任。

但若是永乐皇帝的诺言,那就是放尼玛的狗屁。

皇帝说的话那能信吗?

君不见,当初朱棣夺了宁王朱权的八万精锐,还对朱权许诺,事成之后,平分天下。

平分了个狗几把!

朱权也深知朱棣的尿性,从一开始压根没想让他兑现平分天下的承诺,他只是想寻一块富庶的封地,别亏待了自己。

他向朱棣要苏州,朱棣说苏州属于京畿内,不妥。他要钱塘,朱棣又说钱塘这个地方风水不好,还是换个地方吧。

风尼玛的水啊!

老子堂堂大明宁王,身负王骨龙血,就算是极阴之地,老子也能给他盘成蛟龙宝地!

最后朱棣对朱权说道:“权弟啊,建宁、渝城、荆州、南昌这可都是好地方,你随便选,保证能长命百岁,安享晚年。”

这是个狗几把什么好地方啊!分明都是最为贫瘠偏远的地方,但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朱权只能自认倒霉,保命要紧,于是便选了南昌。

可到了南昌,朱棣还是不放心,先是从规格上打压朱权,然后又派人去调查朱权的谋反桉。朱权这下子是彻底明白了,他要想活命,就不能表现出任何对朱棣及造成有一点威胁的迹象。

军事、政治、经济都不能也不敢搞,朱权只能埋头搞文学创作。

一代大明宁王,掌八万精锐甲兵,以善于谋略着称,却被朱棣逼成了文学家。

朱桓现在是一点都不信朱棣这狗嘴里能吐出来什么象牙,因为他早已摸清了朱棣的尿性。

在金陵的时候,朱桓已经能感知到,朱棣打算对他出手。

结局肯定会被宁王好,因为宁王是被逼到了绝境,去和朱棣谈“平分天下”。

而朱桓和朱棣之间的感情,远非宁王能比的。

若是那样,朱桓应该会就藩到苏杭、洛阳、长安等富庶之地,当一个太平王爷,安享晚年。不过他的祁王护卫铁定会被削个一干二净。

然而,这不是朱桓想要的结局。

“过两年啊,我会把京师从金陵迁到北平,比起南方,我还是更喜欢北方。”朱棣平澹的说道:“届时,若你觉得我有违反约定的地方,可直接放开了山海关,胡骑顷刻间即可包围京师。”

“若你不迁呢,我拿什么制约你?”朱桓还是不信。

历史上,朱棣确实迁都到了北平,不过那是二十年后的事了,朱桓完全有理由相信,在迁都之前朱棣就会对他下手。

不灭了辽东,朱棣迁都到了北平也睡不踏实。

“我若不迁都北平,这对你来说应该更是一件好事。”

朱棣说道:“军队都在南方,你对北方诸地唾手可得,有了辽东和北平府,以北进南岂不是易如反掌?”

北伐难,南征易,这是自古以来世人便明白的道理。

除了唐玄宗时的安史之乱,自古北伐,唯有老朱成功过。

安史之乱之后,盛唐便走向了下坡路,也是大唐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至于效彷老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