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明末一溃兵

关灯
护眼
第六十四章 顺天府之战(一)(1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鞑寇的重重迹象表明,其目的是要向南了……”张缙彦的声音不大,但在皇极殿内的众人都听的相当清晰。

唐通在下面的人群里面低着头,暗骂张缙彦这个兵部尚书实在是闲得无聊。

自前夜他探知感觉鞑子要南下后,鞑子的动作便也一直在向着南下的意思发展。今日清晨的时候已经有部分的营寨开始撤换了,派出去的探马也回报有不少鞑子早已经先行向南。

但唐通并没有将这个消息上报,这绝非是什么怯战,而正是忧心朝廷上的人要他们鲁莽出击。

兵书上面说: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

可眼下的这位圣人,正是这方面的能手。

“唐通!”高坐在皇椅上的崇祯发话到,他将视线盯住唐通随后向其质问道:“这事情你是否知晓?”

“回禀陛下,末将失职,实无察看出鞑寇有移兵南下之心思。”唐通跪倒在地上,双手前拱,似是请罪一般。

见到唐通这副模样,朱由检不免心生厌恶。作为守卫京师的唐通,他天天都在城墙上待着,朝廷里赐给他的院子也不曾回去几次。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个老油子,却如此失职,崇祯是一点都不会相信。

“朕不是在责怪你,只是询问罢了。兵部尚书张缙彦敏于凡人,他有所察觉也是正常的。”但他也只能挥了挥手,示意让唐通站起来回话。

“先前鞑子兵围顺天,眼下他们又向南进。唐通啊,你要如实的同我讲,该怎么办。现在你就是朝廷的周亚夫啊!”朱由检一面询问办法,一面又夸赞了唐通几句。

但周亚夫的例子实在是不大好。

“陛下如此,实在是羞的末将不敢搭话。”唐通从地上站了起来,不过依旧是一副行礼的模样来。

“末将有几个想法,不知道是否可行。”他说道。

“噢?快快说来。”

“末将有三策,上策是向北联系山海关总兵高第及平西伯吴三桂,要他们一同策应勤王军的行动。如此一来,鞑子便不能够首尾兼顾。尤其是鞑酋多尔衮部,更有可能兵丧关内。”唐通一上来便说了一个绝不能实现的计策。

高第与吴三桂要是胆敢出城与豪格会战,他们现在又何至于变成这一副模样呢?

“中策呢?”崇祯也听出来这不过是妄想,但他还是耐着性子打算听下去。毕竟他眼下是真的只剩下唐通这么一个足以使唤的人了。

要是孙传庭还在就好了,他不免懊悔。

“中策是固守顺天府,以鞑子之实力就算他们将勤王军打败那也必定是难以再围困下去。顺天府内兵精粮足,我等只需固守便可以从容退敌。”唐通将自己最推崇的计策说了出来。

是的,只需要固守便可以了。

只要顺天府还在一天,鞑子便不可能全心全意的将兵力向南投送。之前逼着多尔衮从北岸三城返回便是明证。

就算鞑子在打败勤王军后决意要拿下京师,这之间的伤亡也是要叫多尔衮吃痛。

“下一个。”崇祯继续讲到。

“嗯……”唐通沉默了一小会后,才缓缓开口说道:“牵制鞑子向南用兵,这样子的话可以让勤王军面临的压力小一些。”

这其实与第二条并无多大差别,不过较为激进罢了。

毕竟出城浪战是有战败风险的。

“众爱卿以为如何?”朱由检看出唐通的意思来,他打算向着其他人问一问。平心而论,他是最不心愿看着鞑子在京畿地区来去无阻的。

他到底还是一位中原的皇帝,可是眼下这种种场景,他不过只是一个事实上的守着自己财产的地主罢了。

“臣以为的确应当要稳重一些,但是一兵不发的看着鞑子向南用兵也实在不妥。更何况如果勤王军败绩,顺天府必然是鞑子的下一步目标。”陈演站出来进言到。这个体态丰腴的家伙撇了一眼低头的唐通,眼底的深处闪过一丝不屑。

“如何?”朱由检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