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华娱之别样人生

关灯
护眼
第1088章:不想掺和!(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资本撒谎了,片酬只是炒作;

        中国娱乐资本不成熟,没有搞懂规律;

        资本盯准了低智商脑残粉;

        老戏骨,老偶像虽然粉多,好感度高,但是都是理智粉,产品也不会因为他们代言就买,而脑残粉相反。

        “我想想、我想想,钟姐,万重山没事吧?”

        “呵呵,我这边还好,但宗帅哪可就不好说了,昨天他交上来的半年财报,利润下滑了8%,上面给出的主要原因就是艺人报酬的大幅度增加,孟总,这事真不能拖了!”

        从公司出来,老孟吩咐赵刚直接去中影,中影的康总也不知从哪听到他和华纳的谈判已经结束,《巨齿鲨》已经进入了实质操作阶段,这不由得他不动心;

        中影每年是有票房指标的,不管是进口片、批片,还是合拍片,站在他们的角度,这都是他们的业绩;

        “喂,蜜蜜,有事?”坐上车不久,小狐的电话就来了;

        “我现在去中影,康总找我谈事,你去不方便,有事回家再说嘛,好不好?”

        “马莉找你?什么情况?”

        “我对麻花的态度你知道的啊,明年我就打算全部出手了,沈滕和马莉你们想挖我没意见,但最好现在别动,等《西红柿首富》拍完再说,你给王芷文说,这是我的意思!”

        他还真没想到,新历居然在打沈滕和马莉的主意,这事闹得,看来去年孟轻舟和麻花的不愉快,外界知道的人还不少;

        孟轻舟本以为康总一见面就会问他青莲影视的事情,没想到他居然说起了近两年影视剧质量不高的话题;

        这让老孟有些摸不着头脑,中影什么时候在乎过这些?

        “康总,这事你们可以找上面谈谈啊,我们毕竟是民营企业,其他公司的事,不好置喙吧?”

        烂片有啥?

        能赚钱就行!

        哪怕只赚两三天的钱呢?

        众所周知冯剧刚有过一番垃圾观众的言论,而网上也常见到铺天盖地的网友怒喷片方喂屎的情况。

        双方互相甩锅,似乎出现烂片这件事,只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如果代入观众的观点,无非是电影是你拍的,又不是我们非逼着你拍成这副德行的,拍出烂片自然你背锅。

        而代入制作方的观点,则是我也想拍好东西,可是烂片为什么大行其道,因为有市场呀,你们乐意去看,资方乐意投,一切向钱看,我还能跟市场作对吗?

        那么这么看,问题似乎出在“市场”这个问题上。

        很多人就要说了,国家就应该大力整顿这个市场才对。

        国内限制电影市场的手段是审查制度,以及限制对外国片的引进,即大家熟悉的国产保护月。

        那么国家该怎么出手大力整顿现在的电影市场才能干死烂片呢?

        寄希望于审查加大力度?关键是,你怎么甄别一部还没有上映的电影,是烂片呢?万一这个所谓的烂片,投入市场之后效果很好呢?你给我禁绝了,我亏了本,政府给发补贴么?

        还是说观众打算指望用审查部门那一部分工作人员的审美指标,来取代全中国那么多人的审美?

        如果真是这样中国电影就能咔一下跃上一个台阶,我百分之百支持这个政策。

        这个时候就有人要说了,开什么玩笑,怎么可能会有烂片还票房好。

        真的么?

        每年都能看到许多人说韩国电影爆了中国几条大街,确实,类型片上咱们确实打不过人家。

        但许多人的分析似乎并不那么靠谱,说什么因为韩国社会阴暗,给他们提供了无数的题材,以及国家没限制,什么血腥暴力的题材都能拍……

        wtf?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走下去,也就是说国产电影烂片层出不穷,反而代表着我们国泰民安,人民安居乐业,那这意思,越是和平安稳的国家,艺术水平越是垃圾?

        如果这两者之间能够这么简单粗暴的划上等号,那我还真乐意中国以后再也不需要出什么好电影了。毕竟和人民安居乐业比起来,看点烂片怎么了,不是还有那么多国外的电影可以看么。可要真是这么算的话,那我不是药神算怎么回事儿?

        又说题材没限制的那个逻辑,即是说只要有血腥暴力就是好电影,反之则不是?问题你拍别的题材也干不过人家呐。人家的爱情片不是碾着你揍的?爱情片血腥暴力还是人脱得一丝不挂了?人家拍的也是纯纯的爱情呐,你怎么就不行呢?

        韩国极富盛名的那几位导演,几乎全是类型片导演,而中国有多少成名成腕的类型片导演么?

        为什么说中国的电影市场混乱,因为确实混乱。市场并有建立起一群稳固的类型片受众,观众经常是有什么看什么,而资方在投资时也是两眼一抓黑,像前面举例的忻钰坤的情况,和投资他比起来,投资杨幂们的风险更小一些。

        因为鬼知道观众去看这个电影是因为你喜欢看犯罪类型片还是别无选择了。所以和赌正规化的类型片能够带来收益相比,流量等于票房确实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套路,而且是市场证明成功过的东西。那观众凭什么要求资方去走建立类型片的道路呢?因为资方的钱是大风刮来的?

        这还导致了一个很可笑的情况,就是导演的专业不被尊重。

        在徐浩峰的书里他说过这么一个例子,他们拿写好的剧本去拉投资,常被资方问这么个问题,“你这个剧本,像好莱坞的哪部大片呀?”

        他很想说剧本创作又不是抄袭,为什么要说自己的剧本像好莱坞哪部大片?后来明白了人家压根不觉得导演是一个专业的活计,你需得证明自己的这套片子在哪个部分像哪个赚钱的片子,人家才肯投钱。至于什么艺术表达什么创作追求,那并不干他的事情。钱投进去了是要回本的,你若是不肯拍,至多换一个导演。

        难道导演不是随便就能当上的么?

        要知道电影这玩意儿除了作为艺术之外,还有一个无法剥夺的商品属性存在。

        梵高可以生命不息,画画不止,一辈子留下那么多画作。

        一个导演拍砸了一个电影,你看他还能不能生命不息,拍片不止吧,不上大街要饭都不错了。

        像老谋子腕儿这么大的导演拍片也是要赔钱的,以至于他必须得先靠别的什么挣点钱,自己当资方,来承担自己拍电影亏掉的钱,否则他不至于近几年这么低产。

        所以咯,大家一切像钱看,自然什么挣片拍什么。前几年兴流量,兴大ip,于是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堆流量加ip的电影。

        战狼二点燃了爱国大片的情怀,于是以前不怎么看到的爱国大片一部又一部的出现在了各大影视公司的新片计划中。

        这样混乱的市场下,拿什么拍好电影呢?

        说为什么抗日神剧大行其道?

        李诚如以前上锵锵三人行的时候说,抗日剧好过审。

        那个时候他们拍刑侦,拍犯罪类的电视剧,收视率非常之高。

        后来传出来说上头下文件,说这些片子有许多不能播的东西,总之以后不能拍刑侦了。

        可是光是抗日满足不了观众需求怎么办?

        元素大杂烩呗,政策不允许你看爱情,但是你又想看,而抗日剧好过审?好,我们在抗日里加爱情。你想看暴力?我们在抗日剧里加暴力。你想看刑侦,我们在抗日剧里加刑侦。甚至你想看偶像,咱们也能在抗日剧里加偶像。

        然后最有意思的地方来了,李诚如说,那个所谓不能拍刑侦的文件,他们谁也没见到过。

        这些令广大从业者噤若寒蝉的文件重要么?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