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汉血丹心

关灯
护眼
第五百四十七章 杀王夺命消怨恨(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呵呵!太子,匈奴人可不是中原人,之所以被称作蛮族,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接受过博大华夏文明的熏陶,不懂得什么叫做忠孝仁爱,更不知道什么是家国大义!他们唯一信奉的,是草原上的狼群法则,那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走到大帐之外的元召看着一望无垠的草原夜色,天上星辰寥落,明月清辉。他觉得很有必要借这个机会让太子好好的了解一下族群和人性的复杂。

“单于羿稚邪只要还活着,那他就是一面旗帜,草原上实力差不多的那些力量,就会以这面旗帜为号召,组织起来对抗汉军,这样的局面不是我们想要的。而相反的,只要单于可汗已经死去的消息传播开之后,那些分属于不同势力的力量,就会为了保护自家的利益各自为战,甚至会为了去抢这个单于的称号而刀兵相向,反目成仇!如此一来,整个草原就成了一盘散沙,汉军马蹄到处,摧枯拉朽踏平漠北,易如反掌也!”

元召说的很平静,这样的小手段并不值一提。就像刚刚诛杀了草原之王一样,不过就是处死了一个必须要死的俘虏而已。只要是为了家国大义和英勇的汉家战士少流些血,做这些事,在他心里没有起半点波澜。

太子刘琚认真的听着他的话,眼睛在夜色中闪闪发亮。眼前这个人,教会了他许多道理,那是翻遍博望苑所有的书籍不可能学到的。

“元哥儿,你知道吗?自从六岁那年你救得我性命,便一直是我的偶像……直到现在你成了我的姐夫。呵呵!你做的每一件事,我都需要反复得想好几遍才能发现奇妙之处呢!”

“哦,我可没有那么伟大……呵呵!其实要杀他,除了这样的大用处之外,倒是也有点别的私心。当初我答应过一个人,要帮他实现这个目标的,如今也算是得偿所愿。”

太子刘琚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元召说的是谁。片刻的静默过后,两个人一起转过身,来到十几丈外的篝火堆旁。有一个人已经坐在这里很久了,一坛酒喝得所剩无几。

十几年之前,也是这样的夜晚。在长安城西长乐塬的星空下,还是普通少年身份的元召认识了两个朋友。便装出宫的小皇子刘琚和跟随着匈奴使团来长安的匈奴王子余丹。

余丹送给了元召一把金刀,是为了感谢他相赠的细盐。那一小包儿细盐后来随着他辗转千里回到草原,只是为了让自己的阿姆能够吃到中原口味的饭菜。余丹不记得曾经是大汉和亲公主的阿姆到底有没有为此多吃些饭,他唯一记得的是那个柔美的女子把他搂在怀里翘首南望的样子。长空飞过孤雁,叫声凄凉,泪珠落在他的额头,却如灼烧一般滚烫!

十年之后再次坐在一起的三个人,无论是身份还是心情都已经今非昔比。元召没有对泪流满面的匈奴流亡王子说什么,只是随手拎过酒坛,开始喝酒。朋友的含义,在有些情况下,并不需要千言万语的劝说,而只需要陪伴。

太子刘琚也随地而坐,他的酒量不行,自然不能如那两个人一样以酒坛论。找了个杯子,轻轻的抿了一口之后,看着天地间的星光夜色,默默的想一些事情。

“元哥儿,谢谢你!”

良久之后,喝完坛中酒的余丹擦干了眼泪,长长的抒出一口胸中的沉闷之气。元召放下酒坛,淡淡的笑了笑。

“你的心肠还是太软了!本来亲自手刃仇人,才是这世间最痛快的事。”

“我知道。几年之前,他射杀父王,后来又逼死了我的阿姆,包括派人对我不间断的追杀……这些仇恨,即便是在他身上斩百十刀都难解心头之怨。只不过,这一路而来,亲眼看到千千万万的两军战士在互相拼杀中死去,血染草地,骸骨荒原……我不知道,这最终会有什么意义!”

说到这里,余丹有些痛苦地抱住了自己的脑袋。无论怎么说,他都是在草原出生的匈奴人,虽然身上流着一半的汉家血脉,但亲眼看到匈奴落到今天的悲惨境况,心中对背叛的负疚感,却是怎么挥也挥不去的。

太子刘琚的嘴角动了动,刚要说些安慰的话,却见元召摆了摆手,然后拉着他们一起站了起来。

风过草原,火光明灭,远近的汉军大营连绵不绝,刀锋与铠甲的反射在月光下闪闪发光,雄壮的战马嘶鸣在草原深处,军中大旗卷起的是烈烈大汉雄风。

“战争是为了最终的和平!只有经受过最残酷死亡考验的人,才能倍加珍惜以后的平静生活……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在不久的将来,所有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族群,从南到北,自东至西,不管是汉人、越人、高丽人、西域人、匈奴人还是东胡人……他们都是一家人!”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