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紫塞秋风

关灯
护眼
第一百零八章 丝绸之路(下)(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充足的马匹资源,使得当地势力有了训练骑兵的资本,也让当地骑兵装备得以高速发展。

相传,古滇国甚至发明出了,最古老的马镫。

虽说,这种只能允许骑兵将大脚指,放入马镫的装备极其简陋。但已经能够让骑兵在作战时进行借力发力。

众所周知,马镫对于骑兵战影响,可是从量到质的改变。

当然,当时的古滇国骑兵,所骑乘的战马就是历朝历代认为不堪大用的矮脚滇马。然而,汉武帝曾特意在益州郡设立“万岁苑”,专门畜养这种“体小而雄俊,尤善山行”的滇池驹。

同时,面对山势陡峭、道路崎岖地南方地带,汉朝招募山中百越勇士,训练了一支特殊的山地骑兵,是曰:越骑。利用矮脚马,体格矮小,灵活易控的特点,专门针对翻山越岭如平地的西南少数民族叛军。

后来,汉武帝派遣唐蒙在南扩的旅途中,许多越人豪族选择了归附大汉,这些内附的越人中有不少骑术精湛之辈,因此,他们被编选至越骑校尉麾下,成为大汉帝国镇守西南的一把利剑。

其上山下阪,出入溪涧,如入无人之境,又能在山间险道倾仄,且驰且射。

由此可见,这支越骑相较于其他三支骑兵部队,绝不逊色多少。只是,术业有专攻,擅长点不同罢了。

不过,随着大西南被逐渐开发,汉末三国至两晋

南北朝铠甲、兵器工艺的精进,以及马镫、马鞍等骑兵装备的发展,导致越骑逐渐被战场所淘汰。

加之能作为战马的冉駹驹,数量急剧减产消亡,以及丝绸之路上,外来马匹进入中原大地,类似滇马这种体格矮小却灵活易控的马种,也不得不让位给体格更大、负重更强的舶来马。

并逐渐成为,负责商队驮运的运输马。而随着茶马古道的开发,加之远离中原的战火,南方地区的经济,反而日渐繁荣,人口急剧上涨,耕地的减少,想要再找一块合适的牧马地,也就变得不那么容易了。

也正因如此,骑兵才开始逐渐变为北方军队最标志性的兵种。从而造成南方缺马,缺骑兵的现状。

他二人扯淡良久,裴矩又拆开了最后一封——来自蜀郡杜氏的书信:“蜀郡杜氏,愿每年资助大人粮草五十万石,军饷五十万两,家族炼铁工匠二十人、甲胄技师十人、弓匠漆工十人、铸剑大师三人.....至于这回报条件么......呃........”

杨霆风正听得津津有味,乍闻裴矩忽然停嘴,不由好奇道:“怎么,很苛刻?”

“那倒不是,只是.......”裴矩咳了咳嗓子,继续道:“只是除了大人昨日所说之条件,杜氏还希望能借用大人手下的精兵,前往蜀郡周边,消灭当地的百越蛮夷。”

杨霆风想也不想,便一口回绝道:“笑话,先不说杨某能不能带兵入蜀。即便入蜀,面对这些身披藤甲,翻山越岭如履平地,善使弓弩毒箭打防守的蛮夷,我得死伤多少人?”

裴矩也道:“确实如此,南边多山,且地形复杂,无形之中,成为这些蛮夷们,天然的屏障。别说是我军,连当初秦军的虎狼之师、大汉的精兵强将在这些越人手中,也讨不着什么好。”

“既然四家都开出了条件。”杨霆风请教道:“你意如何?”

“裴某的意思,是在阆中周氏或者汉昌苟氏中挑选一家,毕竟,一个给的钱多,一个资助的粮多,各有千秋。”裴矩捋须指点道:“不过,安汉的龚氏,能提供牲畜战马,倘若能再增加些钱粮;比如,六十万两左右?咱们未尝不可与他合作。”

杨霆风仰头想了一会,突然神秘一笑,说道:“与他们四家一起合作吧,利益分成四份。”

裴矩不解:“既然大人早已发话,打算找一家长期合作,如此作为,岂不出尔反尔?”

杨霆风摇头道:“不不,此一时彼一时,与多家合作,好处更多。裴先生请看,他们每一家的条件,都是我们所欠缺的,简直是缺一不可,少了谁都不行。而且,这分饼的多了,咱们岂不是周旋余地更大?”

裴矩担忧道:“可是,怕就怕这些蜀中豪族之间,矛盾颇深,此时牵涉利益,恐怕——”

闻言,杨霆风笑了起来:“我还巴不得他们自己闹僵起来呢!”

裴矩一愣,不解道:“求教!”

“道理很简单,这竞争的少了,他是你大爷;竞争激烈了,你反而是他大爷!”说完,杨霆风自顾自笑了起来,“现在,咱们不光要利用蜀中豪族间的矛盾,来互相制衡。未来,等咱们在这儿扎稳脚跟,同样也要利用蜀中豪族来约束关中豪族,甚至,还要联合关中豪族与蜀中豪族来共同对抗本地的西北豪族......”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