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北洋新军阀

关灯
护眼
第一百六十八章.毛珏下江南(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这是什么玩意?”

…………

这年头可没有飞机,东北海南一天就到了纯属做梦,毛珏就三个月假期,还得做生意还得祭祖还得娶媳妇,可谓时间紧任务重,从山东半岛最东角出发,连岸边都没靠,指挥着舰队就是一路向西行驶去。

虽然在嘉靖末年,持续了快两百年的海禁就已经开解,然而禁海对于大明的伤害依旧是显而易见的,与岸边平行个十来公里左右行驶,十七天,数千公里,毛珏愣是连个巡海盘问的大明战舰都没看到,倒是在南京外海,海盗遇上了一次,二十几条二三十来米的海盗船还把毛珏当了软柿子,狼群那样从东南包围过来,旋即毛珏就让他们见识了一把什么叫地狱火,被火炮砸沉了七八条,这伙海盗哭爹喊娘的举了白旗。

别说,毛珏从长崎城劫掠来的大批商民,这时候闪烁出了金光,三十多户长崎汉家商人中,几乎没几个不是常年在江南长崎两边跑的,这沿海的弯弯道他们都是通透,居然有十几人认识这些海盗的,有了熟人搭桥,说话就方便多了,毛珏也是入乡随俗,拿出了几百两银子的船头香,见识过厉害的海盗知趣儿的化干戈为玉帛,在他们的接待下,毛珏还在舟山群岛以北的长山岛找到了一处港湾,可以把自己的战舰停泊在这儿。

他可不想把黑珍珠号行驶进江南,在北方还好说,地广人稀,也没太多人注意,江南可是那帮文官的老巢,天知道自己从海路带东西来江南,那些既得利益者该是如何反弹。

对历史上连两年都没守住的南明群臣毛珏可是一点儿好感都没有。

当然,海盗也不能全信,这次随毛珏南下的庞大海也被毛珏留到了舟山,在这儿换了几条和海商差不多的海盗福船,外加一条东江福船,折腾了一番,毛珏这才向大陆行驶去。

向东又走了一天的海路,于二月初八,毛珏是终于踏上了江南的第一站。

松江!

这个名称可能让许多人很陌生,不过提到它在后世的名字,所有人就耳熟能详了,魔都上海!

都说明末是华夏资本主义萌芽最兴盛的时代,还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说,可这儿带给毛珏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人多!

人口稠密,从海港边上下船,不到几里就是一个庄子,走在狭窄的江南小道上,如今才是初春,水田里就已经有层层叠叠的农人在弯腰劳作了,左右环视,绵延不绝,偶尔一片树林,也尽是高大的桑树,底下就是桑园。

至于黄道婆带回来,高大的织布织机,到处都是。

真是和北方大地截然不同,就算毛珏拼命的搬人,铁义镇境内十里不见人烟,依旧是个常态,这么个人口稠密程度,毛珏估计,仅仅就这么一小片上海县,不到三分之一个铁山,人口数量估计就赶上整个东江镇人口那么多了。

上天还真是不公平,北方不是大旱就是洪灾,此时山陕河南已经是赤地千里了,这儿的土地肥沃的却是还能产出飘着米脂的大米,让人饱暖,看的令人羡慕。

这个时代,繁华就是景色,走到这儿,素衣的一双眼睛都不够看了,双手拽着马缰绳,小脑瓜不住的左顾右盼着,时不时发出惊叹的哇,这么一副图案,看的毛珏亦是有种仿佛会到后世那般感觉,出神的张望个不停,然而自海边走了二十里,眼看着青灰色的松江古城隐约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候,路边上的村寨里,忽然传开来了一阵阵的喧哗。

十几个壮汉在桑树下挖着大坑,一大群人在那儿围观着,而人群中,时不时还传出来凄厉的女人哭声,看热闹是人类天性,鲁迅曾经批判过国人看热闹的习性,然而不止中国,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英国人也会看热闹,毛珏自然也不例外,忍不住就勒住马缰绳眺望起来。

本来还以为是办什么丧事,谁知道看着看着,坑挖的差不多,人群中居然是推出来个穿着白色襦裙,黑发披肩的年轻女人,离着太远看不清楚相貌,光能看到女人一双纤细的小手被绳子五花大绑捆在背后,捆的如此之紧,远远的都能看到勒进肉里,在人群的惊呼声中,这些穿着青衣的壮汉扛起那女子,把她狠狠扔到坑里,接着在女人的哭声中,一铁锹一铁锹土扬了过去。

光天化日之下,活埋大活人!

穿越前看过新闻,印度有死了丈夫的妇女直接被村里人扔到火里烧死殉夫,也有听说古代有把不守妇道的女人装进猪笼里扔到河中活活淹死的,可这些都让毛珏感觉到很遥远,就像是故事中的传说那样,可今个,这一幕却是活生生血淋淋的发生在眼前,震撼的毛珏瞪圆了眼睛。

这头,素衣可怜巴巴的把那双水汪汪的眼睛张望过来,不过没等她求情,毛珏已经双脚夹马肚子,右手把左轮掏了出来,跟着他,几十个骑士整齐的调转了马头。

就在土已经埋了人一半的时候,激烈的枪声猛地在人群背后响起。

砰!砰!砰!砰!砰!砰!(未完待续)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