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书页

带着仓库去三国

关灯
护眼
第421章 缺钱啊!(2 / 2)
书签 书架 返回目录
最新网址:m.irrxs.com

    地盘消化不良,会带来很多麻烦、后患。

    “经过半年多时间消化,扬州地区基本消化得差不多了,书院中大量新培养的官吏,

    走上岗位,促使扬州地区掀起良好的风气,再也没有原来的腐朽之气氛。”

    荀彧道。

    “主公,在接管扬州地区时,发现了好多人才。有文吏,也有武将,

    现在经过培训,文吏已经走上岗位,武将也加入夏口军。”

    荀彧补充道。

    秦琪点点头。

    江东一带出人才,这点上不用质疑。想想另一个位面,孙策拿下江东地区,收获大量文武官吏。

    “文若,发现些什么样的牛人啊!”

    秦琪道。

    “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卑职觉得一个叫张昭,张子布,他本来是彭城人,

    避难到了江东,这个人在治理地方上非常厉害,主公可以大胆用一下。

    还有一个叫张紘,张子纲,也是徐州人,与张昭一起避难到江东一带。”

    荀彧介绍道。

    张昭,张子布!

    丞相人选啊!

    东吴发展得好,离不开张昭的精心治理,在内政方面,张昭肯定是厉害的牛逼大咖。

    孙策死时,告诉孙权,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

    不过呢?

    张昭被后世人叫做软骨头,也就是东吴的投降派。

    一听说老曹带着八十万大军杀来,吓得张昭等人心惊胆战,不敢与之对抗,纷纷劝孙权投降。

    要不是周瑜、鲁肃二人坚持抵抗到底,就不会有赤壁之战。

    当时周瑜只说了一句话:我与子敬投降曹操,依然是做官,没什么影响。主公呢?投降曹操会面临什么结局,想过吗?

    孙权一听,心中明白了。

    其他人投降都能活命,唯独孙权肯定不能活命。

    从此孙权下定决心,与曹军决一死战。

    “文若,官吏的安置问题,你也不要询问本官,一切由你做决定。张子布在治理地方上,确实不错。

    可是呢?与文若比起来,貌似差距有点大啊!”

    秦琪道。

    荀彧再次惊讶!

    要是荀彧没来前,秦琪确实给张昭写过征辟令,想让张昭来主持内政事务。

    遗憾的是,张昭不理会秦琪的征辟令。

    现在吗?

    有荀彧这名牛逼到天花板的大咖,张昭就不显得那么耀眼了。

    “主公,卑职明白了。”

    荀彧道。

    “文若,财政收支情况如何?”

    秦琪道。

    “主公,财政方面收入一年比一年高,确实是喜人。不过,这是建立在主公大量投入的基础上。

    一旦主公不支持,光靠财政收入,还是不够维持开支。”

    荀彧道。

    秦琪眉头微皱。

    财政必须收支平衡,老是让秦琪往里面填钱,也不是长久之计。

    “缺口有多大?”

    秦琪道。

    “管辖区内四个月的财政收入。也就是说,咱们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必须要靠主公的资金支持。”

    荀彧道。

    秦琪听了头大啊!

    “主公,这是没办法的事,不仅官吏薪酬是原大汉王朝的五倍,还有士兵的军贴、缴获分配上,

    军方占的比例太高了。三成只能维持装备的消耗,不会有积余。一年算下来,

    官吏的薪酬的开支不算太多,反而是军费开支非常恐怖,加上教育经费、科研经费太高了。

    要不降低点标准。”

    荀彧解释道。

    降低标准!

    根本不可能!

    薪资也好,奖励也好,只能增加,怎么能降低呢?

    看来,还得开源啊!

    “文若,咱们不要考虑节流的事,要想办法开源。只有收入渠道扩大范围,才是正道。”

    秦琪道。

最新网址:m.irrxs.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